TheGoldStandardofGlobalFinancialPlanningProfession
文/于璐韩松
2006年1月2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个人金融”版刊登专文,对当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各类理财头衔进行了分析评点,并指出,CFP已成为全球个人金融理财领域的“黄金标准”(GoldStandard)。
纵观理财业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每一步发展几乎都与市场波动相关。市场反馈已成为检验理财服务各个环节的唯一标准。国际金融理财师(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下简称CFP)之所以获得“黄金标准”之美誉,是因为它全面提升了理财师的业务水准及工作经验,强化了以“客户利益至上”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标准,最终赢得消费者信赖。
伴随风雨前行
理财服务萌芽于经济萧条。1929年10月,持续多年繁荣的美国股市突然崩盘,近1/4劳动人口失业,1/3银行倒闭。此时,保险公司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稳定器”功能凸显,大大提升了公众对保险从业者的信任。同时,经济危机给未来生活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人们开始萌生对个人资产和生活进行综合设计的需求。一些聪明的保险推销员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主要是关于生活规划和资产运用。
早期的理财服务,经常以辅助推销的面目出现。尽管这些建议大都偏重财产保值和风险防范,其理论基础并不牢固,实际价值也难以考证,但由于迎合了人们危机下力求自保的心理,因而颇受欢迎。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早期理财服务市场也出现混乱的一面。由于部分保险和投资产品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业绩,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此外,理财顾问大都在保险、证券等领域各有专攻,缺乏复合型人才,使得整个社会对理财顾问的专业性和道德水准产生很大异议。美国曾经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漫画,主题是“人人都能成为金融理财顾问”,讽刺那些所谓的“金融理财顾问”并不专业,甚至有时还给顾客设下陷阱。
这一场公众信任风暴,最终却成为孕育现代理财服务概念和制度的摇篮。1969年12月,在一家邻近芝加哥机场的酒店里,13位从事证券投资和保险经销的理财专业人士聚在一起,成立了理财咨询职业道德协会。协会以普及理财知识、促进理财发展为目的,以服务客户为核心宗旨,提出采取规范的技术方法,向客户提供全面的财务规划建议,以展示理财师与以往证券、保险产品经纪人的区别,体现理财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重新树立理财师专业、公正的职业形象。
1967年~1982年间,美国社会陷入严峻的经济与政治危机,“滞胀”作为一个词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字典中。高利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长期熊市、繁琐的税收体系、越南战争的泥潭、“水门事件”以及石油危机,彻底打破了美国公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养成的乐观情绪。一个高中毕业生凭借一份稳定的制造业蓝领工作即可步入中产阶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不能再依靠政府或雇主来应对未来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与养老方面的诸多挑战。个人理财成为必需。
在此大背景下,1972年,专业理财教育机构CollegeforFinancialPlanning在美国成立,该校首批毕业生于1973年获得CFP资格证书。在当时仍处于滞胀中的美国,CFP先驱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客户打理税务事宜,因为投资市场那会儿实在乏善可陈。
进入里根总统执政时代,沃尔克和格林斯潘两位货币政策大师先后执掌美联储,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美国国力开始恢复,理财师的生意也日渐兴旺。然而,危机再次不期而至。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暴跌。此前由于持续5年牛市,投资者大都乐于听从专业理财师的建议,在股市、债市获取巨额投资收益。但这种专注于投资、以短期获利为目标的理财方式,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高达1万亿美元的损失,财产增值的美梦瞬间成为噩梦。投资者对理财师的指责声不绝于耳,理财业在美国应声跌入低谷。
1979年获得CFP资格的理查德·埃弗瑞特三世,如今是位于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市的雷蒙德-詹姆斯金融服务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是美国理财行业的元老之一,见证了理财业经营哲学的重大转变。
刚开始涉足理财时,埃弗瑞特供职于一家电讯经纪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机会驱动”的销售活动:每当有一种新的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推出,销售代表们就列出客户和潜在买家的名单,然后逐一打电话推销。与此相反的另一种模式,则是不再销售特定产品,而是销售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要求理财师首先要问:我的客户到底是谁?他们需要什么?“这样,理财规划有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它不再让人们联想起失败的投资,而是有效的方法论,”埃弗瑞特这样评价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理财行业经营理念的转变。“如今,理财已经不再同任何特定的产品或投资类型相关联,而是同个人投资者的理财规划与理财需求相关联。它也本该如此。”这就是时下最时髦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在埃弗瑞特看来,所谓“以客户为中心”,就是无论你如何殚精竭虑地制定出一份“完美”的投资计划,没有一种投资计划能保证100%成功,而理财行业的底线在于,“理财规划的过程总是奏效的。如果一丝不苟地完成制定理财规划的过程,你总是能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全美有40%的个人理财顾问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独立开业,经营自己的小规模理财顾问公司。美国联邦和州政府至今对理财行业本身并无单独的直接监管,尽管对理财服务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方面,如证券交易、投资咨询、保险销售等已经有所监管。因而,理财行业的规范更多有赖于民间的自我约束。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19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水平和金融市场的普遍发展,各类理财资格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将业务版图不断外扩,抢占尚待开发的国际市场。作为理财职业资格的代表,CFP自不甘人后。为了占得市场先机,同时体现个人理财服务的地域差别,CFP标准委员会制订了双向发展战略:横向上,将CFP概念和体制向各国推广,建立具备全球通用的资格认证体系;纵向上,将CFP与各国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等具体情况结合,力求扎根于本土,实现纵深发展。
自1990年代起,CFP启动国际化战略,迅速从美国走向全球,先后有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与美国CFP标准委员会签署了CFP®商标国际许可协议。这些协议,允许当地唯一获得授权的组织参照美国CFP标准委员会的模式,向达到标准的当地金融理财师颁发CFP®资格证书。目前,国际CFP组织已有18个正式成员组织,影响力遍及亚、欧、美、非、澳各大洲。随着正式成员组织的增加,世界各地的CFP®持照人数也相应增加。截至2006年3月底,全球CFP®持照人总数已达到98943人。
为更好地管理除美国外全球CFP的培训、认证和监督,1990年,CFP标准委员会成立了附属机构国际CFP理事会(InternationalCFPCouncil)。2004年,国际CFP理事会更名为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inancialPlanningStandardsBoard,简称FPSB),并从CFP标准委员会中脱离出来,与其共同掌管CFP品牌。FPSB也是全球金融理财领域内,唯一一家真正致力于将专业资格认证标准国际化、专业资格认证内容本地化的专业资格授权机构。
实践证明,CFP国际化具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CFP不能空降,必须在本土的地基上树立国际标准。理财是面向个人的金融服务,由于各国与个人相关的税法、员工福利、遗产税、保险产品、投资产品、法律各不相同,甚至在通用学科、法理精神、教育体制上都有较大差距,因此CFP的教学内容、认证体制、行为准则等,都必须与当地金融市场相适应。金融咨询领域内的其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如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等,或以服务机构为主,或因基本准则各国趋同,并不致力于在引进地实
现全面本土化。
FPSB主要负责制定获得CFP持照人应达到的标准,而持照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则应全面考虑当地法律及习惯,由FPSB授权的当地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自行制定。
获得FPSB授权颁发CFP资格证书的当地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都必须根据统一的国际标准,制定并颁布三大文件:《CFP执业操作准则》、《CFP职业道德准则》和《CFP纪律处分原则和程序》。此外,FPSB每年召开两次会员国会议,以便各国交流信息、观点和研究成果。
在国际化和本土化并行的战略指引下,CFP声望和影响力迅速扩张。FPSB的目标是:最终确立和认可各成员国金融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执业要求、从业方式等各方面标准,提高全球范围内公众对金融理财工作的认同。
核心竞争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CFP能够在个人金融理财领域一枝独秀,成为众口赞誉的“黄金标准”,源于其鲜明理念和完整体制共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用数字来形象地概括,就是“1467”,即1个核心、4个“E”、6个步骤和7大准则。
1个核心:自CFP创立之日起,“协助客户,使其从胜任、专业、道德的金融理财服务中获益”(helppeoplebenefitfromcompetent,professionalandethicalfinancialplanning)便一直作为其核心理念传承至今。目前,各国执行的《执业操作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和《纪律处分原则和程序》,分别对CFP持证者的操作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处罚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本身就是“永远以客户利益为行为导向”这一重要理念的直接体现。
4个“E”:为使CFP持照人具备向客户提供专业胜任、符合职业道德的理财服务的能力,CFP标准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及后续教育(Education&ContinuingEducation)、考试(Examination)、工作经验(Experience)、职业道德(Ethic)等“4E”准则,作为培训和检验CFP是否合格的标准。其中,教育及后续教育为CFP学员提供完备的理论结构;考试则验证其掌握知识的水准;工作经验保证了CFP持照人的实际应用能力;职业道德则是从客户利益至上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自律要求,也是“4E”准则的关键一环。目前,“4E”准则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个人理财职业认证的经典准则。
6个步骤:为避免CFP持照人在为客户服务时以推销金融产品为导向,CFP《执业操作准则》规定,CFP持照人在提供金融理财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循一个包括6大步骤的规范流程,依次是:建立和界定与客户的关系;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和评估客户当前的财务状况;制定并向客户提交个人理财规划方案;执行个人理财规划方案;监控个人理财规划方案的执行。2004年起,FPSB就此向国际ISO9000组织正式提交申请。一旦注册成功,意味着CFP持照人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受到ISO9000质量控制体系的严格监管,这势必会使客户利益得到更多保障。
7大准则:CFP《职业道德准则》规定,CFP持照人在使用CFP商标的专业服务领域从事个人理财业务、金融相关服务时,必须遵守7大准则:守法遵规(Compliance)、正直诚信(Integrity)、客观公正(Objectivity&Fairness)、专业胜任(Competence)、保守秘密(Confidentiality)、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和克尽职守(Diligence)。
7大准则是对CFP职业道德的具体阐释,但并不仅限于阐释,而是提出了多项符合道德精神的具体行为标准,如“拓展业务时不得用虚假或误导性的广告来夸大自身的胜任能力”、“若出现利益冲突,应及时向客户及有关人员披露详细情况”等,使得道德准则成为一部CFP执业行为规范,在制度层面保证了向道德准则向“客户利益”这一核心理念的回归。
职业展望
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2006~2007年度《职业展望手册》“金融分析师与个人理财顾问”(FinancialAnalystsandPersonalFinancialAdvisors)条目,对这两个职业的发展前景作出以下展望:
■在日益增长的企业和个人投资需求的推动下,从现在直至2014年,金融分析师和个人理财顾问就业机会的增长将高于其他所有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个人理财顾问甚至比金融分析师更能从这种趋势中受益,因为战后“婴儿潮一代”要为退休而储蓄。同时,美国人口总体上比以往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有,因而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也更高。此外,人们的寿命比以往更长,必须为更长时间的退休生活作出财务规划。证券市场的全球化也将提升人们对证券分析与理财顾问的需求,以便作出投资抉择。
■拥有专业认证的金融分析师与个人理财顾问,将拥有最好的事业发展机遇。金融服务业的放松管制将刺激市场对金融分析师和个人理财顾问需求的增长。在最近几年中,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已获准拓宽自己的业务,很多公司开始新增投资顾问业务,并将雇佣更多个人理财顾问。
■个人理财顾问就业机会的增长,预计将高于其他所有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个人主导的退休金计划,如401(k),将持续拓展。随着投资金额与投资复杂度的提升,更多个人将求助于理财顾问来协助理财。
■个人理财顾问可能需要获得国际金融理财师资格,即CFP资格,拥有这一职业资格表明理财顾问接受过全面的培训,在理财规划方面术有专攻。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相同或近似的经济、社会与人口因素在美国推动了理财行业的发展,在世界其他地方,包括中国,也会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效果。
全球金融理财相关资格认证
OtherProfessionalCredentials
特许寿险经销商(CLU):人寿保险领域专家,也在税务规划、资产配置、财富转移等
方面提供辅助意见。
特许金融顾问(ChFC):在财富积累和退休规划上经验独到,提供专业化规划战略。
注册健康险经销商(RHU):伤残险、健康险领域专家,为伤残人士提供收入保障方
面的专业意见。
注册员工福利顾问(REBC):精通团体保险项目规划,对退休、员工福利进行规划。
加拿大投资管理师(CIM):在构建股票、证券投资方面接受过专业训练,在成功完成
投资管理、证券管理等相关课程后,由加拿大证券协会授予此头衔。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在达到注册会计师协会有关理论、分析课程以及实际工
作经验等标准后,还被要求遵循特定行为规范、完成强制性持续教育等,在会计、税务、
金融管理等方面具有专长。
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战略性财务管理专家,将会计专长与商业敏锐结合,
协企业进行领导、创新、整合等方面的系统化决策。
注册公共会计师(CPA):会计和税务服务领域的权威,在会计、审计、税务规划等
方面具有专长。注册公共会计师项目包括理论学习、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美国注册公共
会计师协会还向在个人理财领域达到一定要求的会员授予个人理财专员(PersonalFinance
Specialist,PFS)资格认证。
养老规划顾问(EPC):对人生暮年阶段的需要和选择有清楚认识,为中老年客户指明
财务规划总体方向,并提供财务、情感、健康等各方面专业意见。
注册金融理财师(R.F.P.):此头衔须通过考试,以及复杂的理财实例测试,证明具备
金融理财专业素养后,由高级金融理财师协会(IAFP)授予。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为客户—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投资组合管理、投资决
策和其他咨询服务。获得此资格平均需要花费4年的时间来准备会计、计量分析、固定收
益、股票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经济学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