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钟声的渐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了市场的步伐,在这其中,2006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收藏品市场的快速兴起,而借着年关送礼关头,收藏品更是匀速前进,甚至正在逐渐走向取代传统礼品之路。
顾名思义,所谓收藏品,是有一定储藏价值的稀有产品,并无论是在原料还是产品形态或者价值上有超越传统产品的独特之处,譬如以往的名人字画,钻石玉器,古钱币瓷器等,而今,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开发,收藏品市场已经不在单纯依靠“吃老本”发展了,而是更懂得开发和利用市场机会时事开发延伸产品。譬如奥运纪念币,福娃纪念章,百家姓等。收藏品市场已经从单一的原始市场开始向灵活性、多元化与时尚结合的方向发展
正是看到市场的巨大需求和产品影响力,作为生产商和开发商的经营者,不再满足原始的原料经营体态,而开始向销售商和经营商转型,有自己自建渠道的,也有专门成立销售公司或营销公司推广品牌的,而在这其中,尤其以黄金、钻石等高价值的群体为主。作为转型者,他们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后盾,有国家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却往往对营销一无所知,因此,对于目前处于青涩期的行业来讲,产品销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固然是好,但随着行业的升级和不断后继者的侵入,营销的较量将成为考验产品品牌、企业推广能力与否的检验标准。可以说,机会与陷阱并存。
收藏品绝对不是大众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陆续出的收藏品,无论是关于奥运的,还是福娃的,还是亚运会的,还是其他,多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密切相关,从邮票到徽章纸币,从成套到单个销售,收藏品虽然看似繁多,但却是万变不离其中,而真正的收藏品对于消费者和购买者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收藏价值,是升值空间,是潜力股,而今,把一个原本稀有的行当变成向白菜萝卜一样的司空见惯,甚至消费者都分不清楚什么是最值得买的,什么是没用的,买了能做什么,盲目和没有定位成了所有人的问题。消费者不知道为什么买,企业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大区别是什么,销售人员不管一气什么都卖,这样如何长久?真正的立足于收藏品市场的企业和大消费者要的绝对不是大众产品,如若这样想了这样做了,必然作不大,做不长。
没有仰视的状态则没有一如既往的青睐。收藏品决然不是贩夫走卒,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需要仰视的代名词,而当有一天在卖菜的市场可以看到所谓的收藏品在卖,在名不见经传的报纸和广播一天到晚地说上千百次,非要弄得像当初的保健品一样热消费者讨厌,收藏品也就走向没落了。试想,为什么一幅齐白石的画可以卖上十万百万千万?一是因为世间只此一件,二是只能是专业人士,真心购买的,在特殊的拍卖场才能看到买到的!本就神秘再加上玄虚和犹抱琵琶的状态,恐怕没见到就抱定了一定要购买的心里了。所以说,在渠道和产品销售环节的设置上,如果真想将产品打造成收藏品,就要够劲,够分量,够让人冲动!
对于收藏品,概念只能玩一次。但凡是好概念,最多只能玩一次,多了就会让人觉得食之无味。譬如很多女人喜欢收集香奈尔的香水,甚至是香水瓶,不是因为其他的香水瓶做得不好,而是香奈尔从不会重复自己,也不会重复他人。收藏品亦是如此,一个奥运邮票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奥运金币,一个奥运金币不够再来一个福娃银币,如此一来不仅不能够吸引消费者买帐,倒让人觉得是不值一文。如若哪怕是冠以细分人群的概念都会让人觉得有所价值,毫无创新的抄袭对收藏品只能是入不敷出。
中国的富人阶级越来越庞大,从企业家到专业工作者,投资人士,收藏品都是一个极富诱惑力的词语,只是,要清楚的是,机会和陷阱好比硬币的两面,眼光,路数,排场,方法都远比冲动本身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