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与“源头防腐”


“扁鹊治病”与“源头防腐”

刘纯银

6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陕西省考察工作。他强调,扎实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努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612日《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12/content_6231158.htm

中国自古就讲“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等道理。最为典型的故事就是:有一次,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说明了“良医治未病”的道理。

今天,“良医治未病”的道理对于做好当前反腐倡廉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吴官正书记曾多次指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也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一些官员有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与人为善,早打招呼,改了就好。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

那我们各级党和政府如何在实际工作贯彻落这一思想呢?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廉政意识。这就要求在对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典型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廉政建设落实到遵守职业纪律和恪守职业道德上,通过教育,使党员干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大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廉政情操。

其次要把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前移。很多干部的腐败并非始自为官之初,多是在官越当越大,监督越来越少,而胆子越来越大后才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纪检、监察部门要将防止干部犯错误视为非常重要的职责,并认为这是关心、爱护干部最重要的表现。在发现领导干部有犯错误的苗头时,要及时指出并予以教育;在有小违纪现象时,及时批评制止,千万不能放任,令其胆子越来越大,错误越来越多,以致造成严重后果。加大教育、预防监督的力度,才能使党员干部尽量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第三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一环。人类的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人天生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正如有人说:人一旦脱离良好制度的约束,人性中的弱点就可能出现,甚至放纵。而这些,仅靠人性的自觉、靠说服教育、靠他人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制约权力运行的实实在在的机制,增强领导干部行为的公开透明度,保证权力的公正性,这也是从源头上建立防止权力腐败的屏障。

第四要加大问责及惩治腐败力度,真正做到决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腐败分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甘于奉献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