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形成过程


 今天使用输入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为什么我们总上找借口?为什么我们不能及时的承担责任?  …… 为什么?
 
  我在思考,最终得到了一个自己的结论:懒惰。
 
  我们天生就是懒惰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懒惰”又从何而来呢? 就是平时提我们担当责任的人太多了,慢慢培养我们“懒惰”的习惯。
 
  比如:自从有了Windows,会DOS命令的人还有多少?
 
  有人说,有了更方便的操作干吗还去使用烦琐的命令呢?对啊,就是的,鼠标一点击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干吗
 
要去敲入那烦琐的命令呢。
 
 大家有没有体会到,现在人的懒惰正是源自于一切工具的“傻瓜”化。一个勤奋的人,在可以把责任推给别
 
人的环境中成长,我认为,慢慢地,他也会变得懒惰起来,变得不加思考,从而对自己行为不负责起来。
 
 正如“跳蚤”实验一样,人们从跳高能手变成了一个不愿跳动只愿爬行的懒虫。
 
 我们手中用的、凡是有“模糊拼音”的输入法,广告语中所谓充满艺术信息的“通假字”,都会让我想起
 
“跳蚤”实验中的玻璃盖。
 
 我很担忧我们的“普通话”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标准的拼音还能存在多久?
 
        正确的汉字还能有多少代孩子能写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