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技术资源 寻找新的利润源泉
新的技术可以使产品形态形成突变,改变竞争格局,导致市场重新洗牌。
三星,以技术资源颠覆市场
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三星电子还是一家亏损达170亿美元的企业,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三星呢?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世界500强之一;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第21位……三星成为IT和经济类媒体出现最多的字眼之一,三星是怎样成为扭亏巨星的呢?
“三星能有今天,是因为有技术作为后盾。”三星董事长李键熙如此说。
在模拟技术时代,三星只是一个追随者,追随在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电子企业身后。但在数字技术时代,三星凭着对技术的敏感,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核心技术,借助每一个新技术为三星品牌注入新的价值是三星不断扩张市场的一张王牌,一把利器。在数字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方面,三星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在无线通讯技术、手机方面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带给三星飞跃般的变化,三星依仗核心技术,拥有了8个世界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产品,三星显示器已经连续16年雄霸市场第一的位置。
三星之所以从一家亏损企业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成为世人皆知的著名品牌,靠的就是通过技术对市场的颠覆,通过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动对竞争对手的挑战。把曾经的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后面。自2000年以来,三星在技术方面的研发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技术研发力度之强,投入资金之大堪与IT业巨头微软、IBM等相提并论,仅2003年,三星在美国所取得的专利就多达1313项,在实际所有技术中排行第九。
拥有专业技术的企业可以利用技术信息的不对称性获得优势地位,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及可观的利润。
浪潮,技术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浪潮集团是国内最早涉足信息产业的大型企业之一,八十年代曾经参与缔造了中国的IT产业。从1983年浪潮研制出第一台微机起,浪潮就开始了以高新 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努力。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技术创新,浪潮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专注于发展嵌入式软件和综合应用软件的IT高端产业集团,是中国因特网时代设备与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多年来,浪潮的发展令世人瞩目。浪潮是国内最早从事PC研发与生产的信息技术企业之一,浪潮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中文寻呼机,是曾经风靡中国的汉字寻呼标准的制定者。1993年,浪潮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服务器--SMP小型机,从而开创了中国的服务器产业。
新世纪的浪潮提出了技术专注化的发展战略,浪潮集团将结合自身技术优势,紧紧围绕因特网,专注于两个产业发展方向:一是以服务器为核心的嵌入式软件化硬件产品,包括服务器、PC和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二是以通信行业软件、分行业ERP软件为主综合应用软件,兼顾OA、金融软件。
技术创新是浪潮的创业之本,浪潮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山东省服务器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高技术"863"成果转化基地。
浪潮把对高端技术的感知、领悟和追求转化成大产业,造就了浪潮的今日辉煌。1983年,浪潮开始投入PC的研发,从而揭开了浪潮的以技术创新走向辉煌的序幕,此后形成了与清华、北航、山东大学、中科院等机构合作的产学研体系。1984年,浪潮第一台0520微型计算机诞生,浪潮将中国的PC产业带入了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新时期。1988年底,浪潮0540D
1990年,浪潮预见到网络时代的即将来临,提出开发在网络时代担当重任的局端设备----服务器。1993年,浪潮开发出中国第一台10颗80486 芯片、基于SCO Unix的SMP小型机,这一成绩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大大缩短了中国信息产业在技术方面与国际潮流的差距。接下来对IA架构服务器的选择又充分表现了浪潮对全球前瞻技术趋势的把握能力。在国内,浪潮集团率先大量推出了基于Intel CPU的多处理器结构、开放系统的服务器产品,并成为这一市场上的国内领先者和国际竞争者。服务器成为浪潮的龙头产品,在业界创下良好的形象。1997年-2000年,浪潮服务器在国产服务器中连续5年保持销量第一,蝉联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称号,并于2000年首次超越Compaq进入中国市场前三甲,紧跟HP与IBM之后。浪潮"国产服务器应用系统"被列为"863"攻关项目。
网络时代充分验证了浪潮在服务器市场上战略的成功,然而浪潮并没有满足、停滞。从1996年开始,浪潮人又开始在另一个新领域的探索,即网络安全产品。2000年3月成功开发出"网泰"网络安全服务器,"金盾"安全电脑,推出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年产10万台的服务器生产线。
2001年,浪潮顺应国际上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软件产品硬件化的概念和战略,这将重新规划国内的IT产业发展格局。浪潮在这个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潮流中无疑又一次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
浪潮以“高新技术”为战略核心,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开发、生产、服务理念。围绕服务器产品开发出的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应用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包括金融、电信、铁路、政府、大中形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等,大大推进了这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浪潮将技术迅速转化成最广泛的客户价值。浪潮服务器成为用户的首选品牌之一。
2001年,浪潮集团凭借多年来形成的雄厚的技术实力积淀和坚实的市场基础,吸引了很多外企瞩目,INTEL、微软、LG、爱立信等世界一流企业都与浪潮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领先的技术优势成就了浪潮的市场领先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浪潮集团拥有多个成员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包括两家上市公司--浪潮信息(0977)和浪潮软件(600756);另外包括以ERP为核心的浪潮通用软件公司和以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为主的浪潮佳软公司。
丰富的技术资源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格力,技术资源创造金品质
业内流传一句话:空调行业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一个行业。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的人想制造空调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买来简单的五金工具和现成的零配件就可以生产了。但没有核心技术的品牌,永远只能赚去微末的利润,想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近年来,格力电器在中央空调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公司在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一拖四空调机组后,格力电器在多联技术上的突破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拖八、一拖十六、一拖六十四等技术相继问世,并且成功研发出来世界一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世界第一台热回收数码多联机及模块化数码多联机、模块化直流变频多联机等机型,赶美超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技术的更新使格力空调坐上了中国空调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即使在众多同行面对国美、苏宁等大型渠道商的价格屠刀面前屡次妥协的情况下,格力是第一个站出来与渠道商对抗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消费者中的形象,技术的创新使消费者更加信赖格力的品质。
技术是产品的灵魂,独有技术甚至能够实现垄断。在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我国企业一直承受着对手垄断技术的压制;相反,我国过去曾有的许多独有技术,却被我们无私奉献给他人了。
美国的微软拥有核心的桌面操作系统技术而成为IT行业的统治者,尽管美国政府以反垄断法多次对他提出控告,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意扩张,他不断地推出更先进的桌面操作系统而赢得了消费者,同时也为微软老板和股东创造了财富。
英特尔和AMD两家企业因为拥有不断创新的CPU技术而共同分享了全世界的CPU市场,这可能是世界上竞争品牌最少的一个行业了,消费者只能二选其一。
华为以技术资源优势成功阻击国外品牌在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的垄断,把世界电信设备领导企业朗讯赶出了中国,并成功打入全球多个国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有西方媒体说:中国华为的崛起是欧美电信设备企业的一场灾难。
有消息报道:2006年6月,美国MPEG专利技术管理公司(MPEG LA)与中国企业委托代表签署了MPEG-2专利联合许可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规定,此后MPEG LA将对中国企业生产的每台DVD收取2.5美元专利费.截止今日,向DVD企业征收专利费用的机构已经达到37家,专利费从最初的5美圆到了20多美圆,相对与国内DVD的销售价来说,生产企业几乎没有利润可图,初DVD之外,MP3\音响\彩电\汽车等很多行业正面临同样的命运.
因为人家掌握了专利技术,我们在全球知识产权法面前不得不拱手送上我们赚回来的血汗钱,但市场不会同情弱者,我们能做的只能在技术上加大力度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有技术,并知道保护和运用技术来实现利润.
70年代,有日本企业家组团来中国参观,中国政府和企业很慷慨地带他们去制造景泰蓝的生产车间,并详细向日本企业家和技术人员讲解制作流程和工艺,日本人很聪明,用录象机把整个过程录下来回去研究,几年之后,日本制造出更漂亮精致的景泰蓝来.
中国最先发明了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但现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大的企业都不在中国.
VCD的发明者万燕公司并没有享受到创新技术带来的回报,却被爱多、步步高、金正等吃了最大的“蛋糕”
技术资源分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与社会技术资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技术资源,也可以通过购买外部技术资源。
我们的企业也开始关注技术的价值,顺德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出资建博士后工作站就是对技术的重视和投资。
作为企业经营者,除了时刻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创新技术外,还需要把目光移向企业外部的新技术,只要是适合企业发展的,就应该想办法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独占。
微软成立初期就是通过购买别人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再通过二次创新才成为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并成为世界领先的企业。
去年轰动全世界的联想收购IBM,表面上是资产的收购,实质上是联想对IBM在PC和笔记本项目上的技术收购。节省了联想在某些技术上的投资,为联想征战全球市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