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控制房价是本末倒置——兼与饶及人先生商榷



——兼与饶及人先生商榷

王子鹏

美籍专家饶及人先生最近撰文《中国政府降低房价的八大药方》,以美国经验为蓝本,提出降低房价的“饶八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其中一些建议,包括取消期房、推行房屋使用证等内容,属于提高开发商资质、保证房屋质量方面,于供给可能不增反降,建议很好,但是恐怕与降低房价无关。又如“在两年内,取消高考户口政策,全国统一分数”,可行性很小,而且会给城市住房带来更多压力。这一办法有可能使更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体现机会均等,但恐怕与降低房价这一命题不符。
八条建议中,能增加供给的选项不多,其中在轻轨两侧兴建小户型住宅、开放二手房80%按揭、没收违规建设房产做廉租房等,均对降低房价有利。但通观全文,“饶八条”与其说是降低房价的药方,不如说是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建议。因为,一些建议虽与降低房价关系不大,但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其实,房价只是住房问题的一个表现,住房问题的核心是保证“人人享有适当住房”,而非控制房价本身。房价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家就能买到房,解决住房问题也不一定要靠降低房价。
饶及人先生更多地关注了“美国经验”,笔者没去过美国,但一个同行朋友前年移民加拿大卡尔加里,对当地房价也有一些认识。受石油经济影响,卡尔加里的房价两年来几乎番了一番,但既不见当地人抱怨,也不见政府着急。原因有二:第一,当地人大都有房子住,不管是自有住房还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房”。第二,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租房者。
我们知道,凡是抱怨房价高的人,总是那些急需买房而资金紧张的人。如果大家都有房住,购房的压力就小,房价的涨幅在一定程度上与己无关。这并不是说加拿大的私有住房率就比我们高多少,也不是说卡尔加里的移民就比别的城市少,而是当地政府能以低廉的租金提供较多的政府保障性房,从而缓解了购房压力,不至于形成城市问题。
反观我们的房改,虽然有政策要求,但负责执行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点,导致市场发展与住房保障脱节,从而使商品房市场承担了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从而出现各种干预房价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住房问题,而且导致了市场价格体系的扭曲变形。
提倡租房也是经常提出的口号,但我们对租房者的利益缺乏保护,租房者缺乏安全感,从而加入买房的行列,增加了需求。在卡尔加里,政府规定,房屋一旦出租,没有租房者的同意,没有特殊原因不能强迫租房者搬走,也就是说,要是租房者愿意,他可以无限期地租住下去,而房租每年的涨幅不能超过3%。近年来,卡尔加里房租也提高很快,很多房东抗议政府取消这条规定。笔者认为,这条规定比饶及人先生提出的“30%的房子只能出租”等建议更加有效和彻底。只有租房者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租房市场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置业”传统的国家,尤其如此。这条规定显然对房东是不利的,但法律规章总是对弱者进行保护,而且这种规定不过限制了房东的利润,实际还是有钱赚,不过少赚点而已。
通过住房保障和租房市场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那么商品房市场就主要是中高收入者的市场,这个市场的价格涨跌,都不会对社会稳定形成冲击。再通过对高档住宅征税,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这样就会进入住房市场的“良性循环”。而单纯控制房价,则是本末倒置之举。
笔者妄测,饶先生之所以把自己解决房地产市场深层次问题的建议,命名为“降低房价的八大药方”,有可能是被目前房价问题被热炒的误导。以此,与饶及人先生商榷。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

(本文发表于《中国房地产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