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住上“经济适用房”?


让农民工住上“经济适用房”?

   在住房难呼声很紧,城市房价只涨不落的当今,河南省的“十一五”规划中“让农民工能住上经济适用房。人们不禁在想,这十一五期间,连农民工都能住上经济适用房,我们这些长期住在城里的而又没有房子的市民,不是更能住上经济实用房了吗? 这一好消息无疑是给这些住房难的民众们带来的一点惊喜。
   让我们先来看看河南省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路吧: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将逐步撤销城市办事处。到2010年,全省将有1000万人成为城里人,住哪儿户口就登记在哪儿,到时候农民工也能住上经济适用房。这就是河南省“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的总体思路。
   河南省的这一思路,可以说是贯穿了《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设想,此规划现已经得到省政府的批准,今后河南省将突出发展中原城市群,并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
   根据“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城镇化主要目标,全省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4000万左右,5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左右。其中,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则要达到50%左右。
   根据规划,到2010年,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60万;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市,成为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许昌、漯河市成为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济源市成为人口超过35万的中等城市。郑州市区人口要达到400万
    这就是河南省逐步撤销城市办事处后,利用政府直接管社区的办法,扩大城市范围的城市建设思路。为此,他们在“规划”中对社区和城市建设也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
   一、生活在大中城市周边县的老百姓可以和城市市民享受一样的待遇;
   二、新建小区必须建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校。
   三、规划鼓励热电联产,发展集中供热,大力推行城市供热分户计量。积极发展城市燃气,加快燃气管网的改造,提高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
   四、政府将建立方便、优质、高效、价廉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降低医疗成本。
   五、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将外来从业人员和“城中村”及近郊转户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
    六、实行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在全省推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全省城乡统一户籍管理。也就是说你住在哪儿,户口就在哪儿登记。省内农村户口人员迁入城镇的,允许保留承包地5年,5年后鼓励实行承包地有偿流转。逐步将“城中村”和人均耕地少于0.3亩的近郊居民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统一管理。
   七、打破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产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今后5年内,我省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八、 在今后的5年,河南省将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需求。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单身公寓和小户型廉租房,支持企业利用旧厂房、旧车间改建职工集体宿舍,为进城务工人员和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
   九、 在城市学校就读时,外来从业人员子女享受当地学生待遇。各地对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入学的不合理限制必须取消,并禁止收取额外费用。
   十、 今后5年,我省将加强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衔接,重点抓好城市干道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交通网络连接线建设,实现各省辖市半小时内上高速。
   看了这些“要求”,作为中部省份的河南省来说,在中部地区是率先的,领导也是很有胆识和魄力的。
   我想,只要生活在中部地区的人,无论谁看了河南省的这个《城镇化“十一五”规划》都会为此而叫好的,更何况是河南人呢?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规划”就是规划,是一种设想。有人不是说过:“规划不如计划,计划不如变化”的话吗?确实,我们以前每五年也都是要做规划的,但五年过后呢?规划中的目标实现的如何呢?这说明规划和实现的结果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那我们过去不能实现这些目标的原因是什么呢?说起原因来,当然无论是从客观上说还是从主观上说,肯定都是有很多的。但笔者以为,不管有多少的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干部会不会利用城市建设的名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把公权变为为自己、为朋友谋利益的工具,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领导干部会不会去“权力寻租”。
   所以,要实现这一美好的《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我们还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认真落实好党中央的对领导干部的纪律和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不再去做“权力寻租”的买卖,彻底消除腐败现象。这样,在今后的五年里,能让农民工住上“经济适用房”的目标还是大有希望的。


 


                                                  龚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