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到了她当皇帝的时候,她因为要当皇帝,进行一些国务活动,所以她必须有一个名字,她就为自己起了个名字",上头是一个"日",一个"月"底下是一个"空",也就是日月高悬在空中,普照大地的意思。则天是怎么回事呢?她后来在她被迫退位的前一年给她上了一个尊号叫"则天大圣皇帝"。她退位以后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所以"则天"是她的尊号。叫武则天实际上是很不伦不类的,等于在她的姓之后加了一个尊号。
在唐高祖武德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625年的时候,武则天生于长安,按照中国古代的算法,生下来就算一岁,这一年她一岁。到了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时候她14岁,唐太宗第一次把她招入宫中。后来就封她为才人。才人是个什么职务呢?我们知道唐朝的制度,皇帝除了四个妃子之外,有36个嫔妇,有81个女御。才人就是36个嫔妇中间的最低一等,她的职责是负责安排皇帝的宴会和休息等等事务。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时候,武则天25岁,唐太宗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死了以后唐太宗的妃子都要出家当尼姑,所以,武则天也一样,入了感业寺,成为尼姑。这是她的第一阶段,就是说她第一次进宫当了11年的才人。
武则天她在宫中呆了11年,但是这时候她是默默无闻的,一旦她有了机会,她就迅速地抓住机会,向最高权力挺进。而且,置她的情敌和政敌于死地,手段非常残忍和冷酷,那么武则天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呢?我们知道武则天的父亲一开始娶了一个夫人叫相里氏,相里氏为他生了四个儿子,有两个儿子早死了,还剩下两个儿子一个叫做武元庆,一个叫做武元爽。相里氏死了以后,48岁的时候娶了第二个妻子,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这个杨氏,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女儿,就是武则天。他们对于后母,特别地不好,包括对于后母的孩子也特别不好,经常欺负她们。这样,就在武则天的幼小的心灵里边留下了受伤害的伤疤。 一个人的幼年的经历对他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武则天,她因为受到了欺负,她养成了一种忍让,有城府有权术这么一种能忍耻的心理。同时也很压抑,她在不断地想寻求向外发展的机遇。
年轻的武则天,她的性格已经形成了这么样一种性格,在性情上她有着一种暴烈、攻击和敌视不顺从她的人的倾向。在能力上对于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有很大的自信和果断。在价值观上,她不重事物是不是珍贵,不管你是不是珍贵和名贵,一切以应能满足自我为最大的价值所在。这样,武则天就形成了一种支配的、暴力的、自主的性格,这种性格,一直贯穿到她一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