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条汉语新词的生命力能否持久


171条汉语新词的生命力能否持久
 李华新
 
 
 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奔奔族、独二代、返券黄牛、国际高考移民、换客、交强险、梨花体、晒客、学术超男等收录其中。 (http://www.qianlong.com/2007-0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今天就《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在发布会上指出,我们的语言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很大,词汇新的变化多,但是有计划地进行研究非常困难。今年尝试着先公布了171条,并不意味着一年新产生的词汇只有171条,一个新词是今年产生的还是去年产生的、还是前年产生的,确定起来非常困难,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努力试图找到发现新词语的情况,今年公布了171条。
 
 我们这个时代似乎从来没有过会如此大批量产生新词,新词的产生,固然说明了社会的活跃,说明了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中,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的节奏在不断加快。
 但是笔者发现,在这些新近产生的新词中,真正和当下圣火有直接联系的并不多,而美好真正反映时代变化的,好像也是有数的,而像八荣八耻、等额配比基金、福利腐败、海缆断网、考霸、两会博客、学术超男、三支一扶、医闹、捂盘惜售、威客等,这些的确是最直接形象反映了眼下的一些政治和经济现象的,以及具有浓厚时代特征的并不多,而这些新词,似乎具有比较广泛和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意义。由此便不由地想到,其实有些新词,似乎不多是某些人比较熟悉,而在是否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的话语之中,似乎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由此也不由的联想到,尽管选定这些新词经过了打量的筛选,但是实际上这些新词,有的不过是昙花一现罢来看。能够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词,而不是在一选定之后就会很快消失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因此一些所谓的新词,也好像是经不起时间磨砺的,这些新词即使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抛弃,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一些所谓的新词,不过是在一个时期可以流行,比如房奴车奴白奴等等,这样的新词其本身有的比较容易理解,有的似乎并不会具有持久存在的价值。再如,丁宠家庭,似乎是说那些丁克家庭,那些不要孩子的夫妻,再加上养宠物来制造的新词,其实就是很败笔的,因为用丁来作为一个词根,并非具有造词的功能。再如:赖校族、乐活族、梨花体、李娅空翻、绿色产房、裸考、裸替 之类的词似乎还是很需要一定的解释才可以理解的,而不如笔者推荐的八荣八耻、等额配比基金、福利腐败、海缆断网、考霸、两会博客、学术超男、三支一扶、医闹、捂盘惜售、威客等这些次词,具有新词流行的鲜活和流传的价值。而急婚族、监控门、江选、奖骚扰、交强险、脚环鸡、节奴、解说门、禁电、掘客 这些词似乎都是在用同样的方式造词,这里面除了交强险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有车族中比较明白之外,在社会上经常的使用者并不多。而且所谓的交强险更多的是一个缩称简称罢了。因此类似的此种新词,也是不必非要进入新词之列的。
 
 今年选定的171新词,不会持久存在,其中有20%左右能够成为固定的新词也就不错了。语言问题尤其是新词的认定是个严肃的事情,今年也没有事先公布让百姓参与,似乎也是一个疏忽,是有意而为,而是不需要,笔者不知。
 
 现在有了网络,不利用;而是不知由谁来选定,能否拥有持久的生命,也就不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