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司不掉脑袋的说话功夫


  韩原大战,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3个多月后,秦穆公才允许晋国派使者来讲和。于是晋惠公派人从国内请吕甥来秦国,救回自己。

  吕甥奉命至秦,于是开始了一场事关晋惠公是否掉脑袋的对话。下面是吕甥与秦穆公之间的对话。

  秦(秦穆公):“晋国近来团结吗?”

  吕(吕甥):“不团结。”

  秦:“为什么?”

  吕:“老百姓耻于国君被俘,哀悼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不怕征税练兵,他们叫嚷着一定要报仇。那些做官的爱戴自己的国君,并且知道自己战败而污辱国君的罪过,不愿征税练兵,以等待秦国早日释还国君,他们一定要报答秦国的恩德,即使是死,也不愿有贰心。因此,晋人不团结。”

  秦:“你们晋国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君呢?”

  吕:“那些老百姓们不知事理,只知忧虑,认为我们的国君必定要被您处死;然而,那些明事理的君子们,则认为您必然会归还我们的国君。小人们又说:我们对不起秦国,秦国肯定不会放还我君的。君子们则说:我们已经认罪,秦国肯定会放还我君的。天下的恩德,再也没有比放还我君更伟大的,最严厉的刑罚没有比俘虏我君更残忍的。服罪的人怀念恩德,无知的人畏惧刑罚。如此一来,秦国不但就此收服人心,也可以称霸天下了。相反的,假如秦国扣押我们国君不放,就等于是以怨报德,我相信秦君是不会那样做的。”

  秦:“你说得没错!释放晋惠公也是我的本意啊!”

  [小结]晋文公之所以能够得救是在于吕甥会运用“软硬兼施”的说话功夫。懂得运用这种“棉里藏针”或“糖里埋刀”说话功夫的人,他知道对方的口味,也知道对方的死穴。因此,可以软硬兼施,让对方不知不觉被他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