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说清朝时,某地方官欺压百姓,甚至连灾慌时节也要搜刮百姓财产,但老百姓受不了横征暴敛,于是就推举了一位老汉,到州衙门里去报告灾情,并要求减征税赋。到了衙门,州府大人问:
“听说今年灾荒,麦子收了几成?”
老汉说:“三成。”
州府又问:“棉花又收了几成?”
老汉又说:“大约只有两成。”
州府接着问:“稻子又收了多少?”
老汉说:“也是两成。”
忽然间,州府拍案大怒说:
“这么算起来,也有七成多的收成,为何慌报灾慌逃税,该当何罪?”
老汉跪了下来,大声说:
“小民不敢慌报!我活了三百多岁,真没看过这么大的灾荒啊!”
州府听了咋舌大惊,还以为他是妖狐鬼怪化身,轻声问:
“你有三百多岁?”
老汉说:“我今年八十多,我贱内七十多,我儿子五十多,我孙子三十多,我妹妹六十多……
全部加起来,差不多三百多岁。”
州府一听破口大骂:“哪有人像你这样算年纪的?”
老汉也大声反驳:“哪有人像你这样算收成的?”顿时,这位昏官无言以对。
二、
闹区里的鞋店中,有一位店员向进门的顾客推销皮鞋,说:
“请拿一双鞋起来试试吧!先生,它的寿命将和你一样长。”
这位顾客听了微笑着说:
“是吗?我可不想这么快就死啊!”
日后,这位店员再也不敢用这句话来推销鞋子了。
据说清朝时,某地方官欺压百姓,甚至连灾慌时节也要搜刮百姓财产,但老百姓受不了横征暴敛,于是就推举了一位老汉,到州衙门里去报告灾情,并要求减征税赋。到了衙门,州府大人问:
“听说今年灾荒,麦子收了几成?”
老汉说:“三成。”
州府又问:“棉花又收了几成?”
老汉又说:“大约只有两成。”
州府接着问:“稻子又收了多少?”
老汉说:“也是两成。”
忽然间,州府拍案大怒说:
“这么算起来,也有七成多的收成,为何慌报灾慌逃税,该当何罪?”
老汉跪了下来,大声说:
“小民不敢慌报!我活了三百多岁,真没看过这么大的灾荒啊!”
州府听了咋舌大惊,还以为他是妖狐鬼怪化身,轻声问:
“你有三百多岁?”
老汉说:“我今年八十多,我贱内七十多,我儿子五十多,我孙子三十多,我妹妹六十多……
全部加起来,差不多三百多岁。”
州府一听破口大骂:“哪有人像你这样算年纪的?”
老汉也大声反驳:“哪有人像你这样算收成的?”顿时,这位昏官无言以对。
二、
闹区里的鞋店中,有一位店员向进门的顾客推销皮鞋,说:
“请拿一双鞋起来试试吧!先生,它的寿命将和你一样长。”
这位顾客听了微笑着说:
“是吗?我可不想这么快就死啊!”
日后,这位店员再也不敢用这句话来推销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