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软肋(一)


   中国企业家的软肋(一)
  早晨上网去浏览了一圈,看看新闻(尤其是财经新闻)和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主要是从标题中去扫描,感兴趣的快速瞄一眼,很难得把一整篇看完的),既是一种习惯,也是快速补充信息量的需要。朋友们不妨也照此试试,长此以往,你会发现比看电视高效得多。
  上午的一则《陈玮和金错刀做客聊企业家的危险基因实录》引起了我的兴趣,进去一看,内容是谈中国企业家身上的危险基因的,也就是通过分析30多年来中国企业失败的教训,来给后来的中国企业家们以启发和注意的。觉得不错,细细看了下来颇有感想,和朋友们分享。
  调查表明未来的中国企业可能存在四大软肋:一是进攻疏于防守,二是高层团队管理不善,三是针对本土创新不足,四是凭直觉而非思考。
  对这四大软肋,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既是市场经济下中国企业迅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家主客观共振下的结果。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才三十年左右,许多观念、体系、制度等均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完善之中,因此客观上也促使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家依靠的是一个人对市场的敏锐判断,而不大相信系统调研的结果。需要不断地进攻,信奉的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而疏于后方的打扫战场。重视的是一招鲜,而没有也不可能进行系统的自主创新等。至于高层团队管理不善,则更是可以理解,首先职业经理人市场及规则均未形成,而取决于个人之间的沟通,是很难有长期合作的共赢结果的。其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非常难组合和寻觅。其三,有一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还需要有博大的胸怀来理解和包容,且实质支持的大老板。所以,飞速发展的中国企业缺管理素质高的优秀高层团队就不难理解了。万科为何能有如此优秀的业绩,和王石董事长的博大胸怀及合理共赢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