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秋晚总导演郭霁红


 
在秋晚的筹备期间,《环球游报》记者对郭霁红导演进行了独家专访,这次采访颇费周折,多次与郭霁红联系未果,后相约在“北京—承德”的火车上对她进行采访,但上了火车后发现火车上实在太闹,最后还是跟踪到“秋晚”在承德的剧组办公室,最后在当晚的稍晚的时候才对她进行了专访。
郭霁红是一个童心不泯的人,她说话天真的样子、清脆的声音,并不让你觉得她已经是一个国际大导演,好像还是一个对一切都感兴趣的小姑娘,说话不但声音洪亮,而且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或者是我们采访的话题比较轻松,或者是我们的采访勾起了她最美好的记忆。
央视“秋晚”异军突起
相对于CCTV的“春晚”年年争论不断、一路被媒体“唱衰”的尴尬局面, CCTV的中秋晚会——“秋晚”却异军突起,在海内外一路获得好评,“秋晚”的总导演郭霁红也凭“秋晚”的实力连续两年于2006、2007 先后获得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白金奖”和最高奖——“评审团电视导演奖”,而且迄今郭霁红与李安是仅有的获得过休斯敦电影节大奖的华人导演。
CCTV的“春晚”、“元旦晚会”、“秋晚”是每年固定的三大直播晚会,尽管“春晚”、“秋晚”都是服务全球华人,但“春晚”强调民俗传统,目标观众主要还是中国大陆的华人,而“秋晚”强调一种国际视野,目标观众主要是海外华人,一路踏浪而来,依次从黄浦江边的“浦江月”、长江边黄鹤楼的“楚天月”、连天跨海的“海峡月”,一直到今年承德塞湖的“山庄月”。业界的人士都知道,CCTV每年“秋晚”的娱乐硬件技术水平都与国际水平接轨,一直是引领中国电视、娱乐技术的科技先锋。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的郭霁红,是CCTV有名的美女导演,1989起就连续四年担任CCTV春节联欢晚会副导演,参与创办了《天涯共此时》、《欢聚一堂》等栏目,后担任CCTV第一台海外春节晚会总导演、2004年CCTV全球现场直播的中秋晚会总导演、2005年CCTV全球现场直播元旦双语晚会总导演等,被媒体誉为新一代电视导演的领军人物,是当红的CCTV “中华情”的总导演、制片人。
(CCTV “中华情”的总导演、制片人郭霁红)
 
艺术家的“家风景”
郭霁红出身书香门第,喜欢读书、旅游,到央视海外中心工作后更是如鱼得水,先后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而且还担任过一档《中国旅游》栏目的主持人。他去海外基本都是因为工作,工作相当紧张,但即使这样她也会抽空去看下自己喜欢的地方。
1996年她第一次去美国,那次去纽约还专门几个人到著名画家丁绍光家参观过,让她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她说艺术家的家往往也是最好的风景。
丁绍光家是纽约最牛社区最贵的一栋别墅,郭霁红记得他家二楼的客厅,地上是大面积的花玻璃铺地的,玻璃下边是游泳池,她觉得挺不安全的,不敢上去。丁绍光说“没事,没事,上来上来。”最后,她还是小心翼翼的走进去,踩在玻璃地板上心里腾腾直跳,觉得非常新鲜。她说,丁绍光家整个就是一个迷宫。
那次她还去了夏威夷,因为以前出国很少,所以觉得处处是景、哪里都好、都是人间天堂,除了在岸边欣赏美丽的海浪打礁石,还带上呼吸管半潜水下海,透过面镜欣赏蓝色的、黄色的、一道一道的热带海洋鲜艳的鱼,不由得就伸手去抓鱼,还坐潜水艇到300米深的水下看美丽的珊瑚。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所以那次的印象非常深刻。
(CCTV “中华情”的总导演、制片人郭霁红)
 
桑德兰野花与卢浮宫“膜拜”
后来,郭霁红去了更多的国家,意大利、法国、英国、卢森堡、希腊、埃及等等,在希腊去过奥林匹亚山,看过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在英国生活、学习过一段时间,英国北部小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桑德兰,是一座英国美丽的海边小城,人不多,很幽静,人到那待着很放松,与法国的巴黎等大城市相比装饰不强,但天生丽质。她住在一个当地老太太家,每天早上吃饭,老太太都采一大把野花插在花瓶里,一看到那些花她心情就变得很好,一天心情都如野花般奔放。
从那她也开始喜欢那些不起眼的、没什么名气、也不是大朵的野花,尽管不是很耀眼、妖冶,比如什么玫瑰、牡丹、百合花。
有年她到法国采访艺术大师赵无极,大师说无论中国国内来了朋友、还是其他朋友来,他都带人家去卢浮宫,尤其有一段时间人家给他介绍女朋友,他都带女朋友去卢浮宫,去卢浮宫几乎成了大师的保留项目。本来就对艺术非常爱好的郭霁红,在大师的熏陶下,也对卢浮宫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但那次时间太紧,她又想看完所有的展品,所以在卢浮宫飞一样的四处去看,但地面太滑,一不留神还摔倒在地上,对艺术简直是“膜拜”极了。
香水之旅与消失的无人岛
每次旅行,郭霁红都会选用一个独特的香水,后来回忆起那次旅行,就想起那次的独特香味。每次她也会带上一本好看的书,在酒店、车上都会读书。以往外出旅行她会买些纪念品,现在已经很少买了,除非特别令她爱不释手的,一般的她都不再买了,她也没有什么收藏的爱好。
郭霁红是甘肃天水的才女,有对“海的向往”的情结, 所以对有海的地方印象都很深刻,除了夏威夷,后来她还去过巴厘岛、马尔代夫等。
去马尔代夫她是跟家人一起去的,他们去的那个岛上就一座酒店,有很大的拱门,岛上没有任何居民,原来是一座无人岛。四处就是蓝蓝的海水,白色的沙滩,坐船出海能看见海豚,很悠闲的,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
在那儿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可以在酒店、沙滩静静读一本书。但后来听说海啸之后,那座岛就消失了,让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感触到什么是世事无常。
“爱人的肩膀”与血经
郭霁红说特郁闷的时候,她都要去最向往的地方去旅游,她说旅游可以消愁解闷。有一年她的事业、生活都不顺,就临时决定去长江三峡旅游,因为长江三峡一直是她向往的地方,课本、古诗里的三峡一直令她很神往,当时舒婷的诗歌《神女峰》很流行,所以她也想去找找“爱人的肩膀”。
但那次她随手带的是白先勇一本短篇小说集,可能是拿错了书。那书里的文字总是凄凄惨惨,让她一路心情都不爽,看什么也都灰蒙蒙的,所以对三峡印象特差。
那次的导游也很煞风景,等就要见到神女峰的时候,那导游给游客指神女峰的方位时说了一句就像“小拇指”那么大,郭霁红听了以后很失望。她说神女峰美丽的形象,在她心里一下轰然倒塌。
在国内做节目,郭霁红往往都要对当地的风光、文化进行采访,对云南丽江、大理的印象很好。还有一次去福州做节目,在福州到涌泉寺,寺院的主持给她看了寺里珍藏的真正人血写的经书,真的是沾着人血写的经书,很是震撼。郭霁红一向喜欢读书,但她想象不出要是手捧一本血写的书是什么感觉。
(起哄理论创始人曹喜蛙到2007秋晚现场采访)
马丘比丘城堡与朝鲜老电影
郭霁红对《环球游报》的读者说,旅游是一种心情,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像米兰·昆德拉说的“生活在别处”,一个人生命的史诗里旅游往往是生命最光彩的华章。
因为工作关系,她几乎经常不在家,每次回家,尤其是从璀璨辉煌的晚会现场回家以后,家里薄薄的一层灰尘、冷锅冷灶让她心里的落差很大,岁月流逝,让人伤感,所以如果能有几天时间她都会出去旅行。
她说她现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加拿大、朝鲜和南美秘鲁的马丘比丘。她想看那里的马丘比丘城堡,她觉得作为一个来自东方古老文明国度的人,可以与古老的马丘比丘对话,受父亲影响,她喜欢历史,对古老的东西非常酷爱,她觉得她可以通过它们与古人对话。
她少年时代成长的时期,朝鲜的电影对她影响很深,什么《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等都是当时国际水准很高的影片,当时的朝鲜电影歌曲到现在她都非常爱听,往往她心情落寞的时候都是找朝鲜老电影歌曲听,听起来好像有一只手柔软的手抚摸着心灵的感觉,她说现在的流行歌曲对她没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