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是绿色交通和公交先行的理念要付诸实施


关键的是绿色交通和公交先行的理念要付诸现实

李华新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活动16日正式启动。这项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同时开展。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参加城市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这些城市将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 2007-09-17 11:10:5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

    无车日的理念,现在正在逐步为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所接受,从五年前开始的无车日,从几个重点城市到108个城市,从1天到1周,“无车日”理念的推广得到了很大延伸。
   但是,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中国的城市交通的拥堵,紧紧是一个无车日是无法解决的,即使是一周无车,也不能解决。这也是一些媒体所畅言的,对于我国的汽车社会,“无车日”理念的延伸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活动,还需要在日常的城市管理思路上得到体现,更需要深入每个汽车社会分子的思维方式。

    既然无车日,并不影响上班,既然我们的官员不用车接送也可以上班的话,既然我们的私家车一族,没有开车也可以上班的话,那么它至少已经证明了,不开车接送的领导还是可以正点到岗的,而 那些上班族用自己可以解决的交通公交上班也使可以到达单位的。

    因此无车日之后,我们所应该考虑的则是我们的城市应该如何解决出行问题,而不是像前一阵子建设部的某些人所设计的,要提高私家车的驾驶门槛的馊主意。

    其实,作为领导阶层的上班有车接送,已经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事情,而且在私家车家庭之后,并不是说明,城市公交的概念在萎缩,而是恰恰相反,不过假如人们能够意识到交通工具真正的目的不是炫耀,或是显摆的一个道具,而只是用于交通达到目的地的时候,当城市公交的便捷方便大大优于自己驾车时,那么,私家车的功能也许就是一种休闲和休假方式的功能,而不是一种炫耀的在城市道路上慢慢移动的焦虑了。

    此外就是政府机关的车改问题,还是需要真正纳入程序,因为员工可以解决的上下班的问题,其实作为单位企业领导也使可以解决的。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那些大量的公家的车,其实也使造成拥堵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样,要让人们得到城市大公交的优势和优惠之后,想必那些要显摆自己的车款或是排气量的人总是少数,而且这些人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也就罢了,但是,那样的一种不减排心理,也许就是真的有点毛病了。

    要想真正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至少需要对城市交通中的自行车和步行者,应该是更加宽容的,而不是现在的用机动车的道来排斥和占有自行车和行人道,也非用什么人行道自行车
慢行一体化,来歧视自行车骑行者。

    自然发展城市公交,要使得公交车的乘坐不仅能够便捷还要乘坐 的惬意,而非拥挤,那就是乘坐公交很舒适,那么,再加上公交优先的速度,那谁还不愿意乘坐公交车呢?!

   (济南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