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路几多艰辛


     看到《京华时报》有关中国民族品牌艰难演变,老品牌在合资中消失,不禁悲从中来,扼腕叹息。有一组数据极为触目惊心:90%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目前我国八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美国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四大年产量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企吃掉了3个;国外品牌在化妆品市场占75%。谁能否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自尊心在很多方面投注在这些民族品牌之中呢?国家跟个人是一样的,不是有钱了就有自尊了,像中东等石油国家很有钱,但是却没有国际地位。日本一位高官曾说过,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可是在我们国家,公众却热衷于外国的品牌,以购买外国品牌为荣,对民族品牌漠不关心,甚至于政府看着对这些代表着国家最基本层面的经济元素被逐个收购或击破,也无动于衷,令人心寒。看看韩国经济的崛起,韩国人是怎么培育和保护他们的民族品牌的。别整天空谈爱国和民族自尊心,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