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会议桌前的邓小平”


   报载,吉林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全省性会议管理办法》,除提出对会议实行计划管理、严格审批外,还对会议的内容、形式、与会人员的范围以及会期、规模、程序等作出了具体的限制和要求。办法规定,省政府召开的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1天,一般规模不超过260人。部门承办的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系统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半天,与会人员不超过180人。视频会议原则上不超过1小时30分。工作部署性大会,原则上只安排一位领导讲话。会议交流发言不超过5个,每位发言人发言时间在10分钟之内。重庆市委、市政府日前也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机关会风文风的规定》,明确了限制会议规格、规模、时间和控制发文数量等具体规定,《规定》指出,全市重要会议领导讲话和报告原则上控制在90分钟以内;全市专题会议讲话不超过70分钟;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不超过60分钟;一般会议讲话不超过40分钟;交流发言不超过8分钟。

    我想,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文件规定,主要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提出的。时下,在有些地方和部门,会越开越多,领导讲话越来越长。好像不开会就是没有干工作,讲话不长就不足以显示领导的水平。“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把明白的话题搞糊涂了。”正是人们对那些爱说长话者的真实评价。

  由此让我想到了刚刚拜读的《世纪伟人邓小平》一书,在“会议桌前的邓小平”一章中介绍说,邓小平同志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时,开会当长则长,当短则短,不讲套话、废话。有一次开会他只讲了十分钟就散会,让参加会议的人都感到惊讶。

    可见,提倡讲短话,开短会,是我党一贯强调发扬的传统,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

    笔者认为,要纠正一些人爱说长话的习惯,“会议桌前的邓小平”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讲话也要讲究效率。一是一,二是二,惜话如金,简明扼要,能把问题、打算说清楚就行了。当今社会,知识信息迅猛递增,工作和生活节奏极快,正所谓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财富。讲话简洁、准确、精练,不只是群众希望的,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一个求真务实的领导,一个心系群众,理解部属的领导,一个惜时如金的领导,一个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领导,他就不会故弄玄虚,“卖弄”水平,自我“展示”,讲个没完。他肯定是拣关键的话说,拿要害的问题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下级去抓工作,抓落实,干实事。这方面,我们真应该多向伟人学习学习。

    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在干。我想,要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能从“会议桌前的邓小平”中有所感悟,自觉养成说短话的好习惯,把自己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去,放到和谐社会的伟大建设中去,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