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 向右走?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牛市不仅仅只是多空双方的对决,同时也是多种论调之间的一场碰撞。本轮牛市以来,从炒作有色金属股票、众多“大象”们的纷纷起舞,到蓝筹股的集体飙升,再到今年上半年低价股、题材股的躁动以及下半年权重股、蓝筹股的卷土重来等,无不体现出市场资金的炒作轨迹。

    如果说上半年低价股的“崛起”最终引起了监管层不满的话,那么下半年蓝筹股的大幅上涨亦同样导致监管层的忧虑。“5.30”前证监会分别于5月11日和2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证券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投资者“买者自负”。其如此罕见的“教育”,在财政部“半夜鸡叫”的附和下,最终给投资者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风险课”。

    股指冲上5000点之后,市场上关于泡沫的争论又起,这一次的矛头对准了蓝筹股。去年的泡沫声最后被湮没在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中,今年的蓝筹泡沫还会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但是,此时监管层的风险警示又来了。9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发表谈话时指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依然突出,长期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并没有根本改变,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自我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国资本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仍不牢固。尚福林谈到了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着的问题以及投资者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而监管层的其他人士亦在多个场合谈到投资者的风险教育问题。显然,在目前的时点上,监管层“旧话重提”,其意味不言而喻。

    财政部“半夜鸡叫”式的行政调控,曾经招致市场的普遍质疑。除了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之外,监管层的诚信亦大打折扣,须知,中国证监会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行市场化进程。这次的“半夜鸡叫”显然又让市场感到“政策市”的阴霾重新“回归”了。是以经历了这一“劫数”,即使目前股指高高在上,股价与市盈率都已不低,监管层要调控市场的话,恐怕也不会再动用“政策之手”了。

    那么,市场化调控将是其唯一的“合法”选择。否则,必将遭到市场的诟病。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看到,特别国债发行开始了、港股直通车也将开闸、基金QDII发行已经启动、券商QDII紧锣密鼓地进行、红筹股回归如火如荼、新股IPO大幅提速,这一切的一切预示着什么,相信市场早已洞察。

    监管层已经给出了信号,剩下的就看市场如何来选择了。股谚云:政策之树常青。违背了监管层的意志而强力做死多头,注定会遭致监管层的唾弃。

    另一方面,无论从低价股还是高价股来说,都没有多少“剩余价值”了。低价垃圾股自不待言,曾经所谓的蓝筹股亦不是什么“蓝筹”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虽然又祭出了“资产重估”的“法宝”,但如今的市场上到底还有多少真正的“价值洼地”呢?

    尽管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没变,流动性泛滥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但股市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有涨有跌才是市场的“常态”,整体而言,在经过了两年多的大踏步前进之后,A股市场是否需要休整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