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公羊有什么关系?又和公羊的角有什么关系?
公羊为了争夺交配权,往往先以角相搏,经过一个循环赛季,最终获胜的公羊,获得交配权。因此,公羊的角,是公羊的第二性器。
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好比公羊的角,不但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中国古代,有宅有院的人家,自然有优势娶妻纳妾。各朝皇上更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随便留下个故宫,就成为举世奇观,其实那不就是皇帝的家院吗,何足怪哉。朝臣们也不简单,和绅留下个府,那也是鼎鼎大名的雍和宫。上行下效,上至君王贵族、下至庶民百姓,但凡有点本事的,都要修个宅院,以享人伦。
有宅有院,大丈夫何患无妻。古时候中国女人出嫁前,有点身价的,大门不出,二门不入,花容决不轻易示人。只有庭院深深圳人家,才能娶到出自深闺的女子,连婚后的周公之礼都称之为“房事”,且有《房中术》相传。因此,房子自古以来,就与婚嫁相关,与未婚女的身价及对婚后生活的期望值相关。古有烈女不恃二夫的观念,好女人跟定一个人,一辈子就是一个人,管他死活都是一个人。说白了,不就是个交配的专属权吗,说好听点叫“一夫制配偶关系”。和一只获胜的公羊,专有几只母羊,在生物学上而言,本质相同。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妇女翻身,再加上新中国的50几年,前后也就是160年左右的光景。现实中,不可否认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中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波澜壮阔发展迅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房与婚的联系重新复苏,加上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的观念,房子成为女性选夫择偶的优先条件、充要条件便顺理成章。男子长成,如果家有住房,或自有住房,方能成为女子嫁人的优先选择对象。虽然现实中也有倒插门、或女人为出嫁自掏腰包买房子的事例,但一直以来毕竟只占少数。
由于女性婚恋自由,嫁给谁自己说的算,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旧观念。房与婚的重新联系,再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演化,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很多思维新定式。对于男人而言,购房成为了责任,几乎是获得婚姻权的必需,父母为儿子购房的,大大超过为女儿购房的比例,也是合乎情理的现实状况。女孩找男朋友,谈婚论嫁时,有房子才进一步考虑,几乎成为社会共识。甚至有些女子的婚房价值观,扭曲到了要把房子的大小、环境、装修等条件进行细分比较的地步。
不可否认,对适婚男子而言,必先购房,再谈结婚;对适婚女子而言,非买房不嫁,择有房者优先恋爱,租房的就免谈,都成为普遍的思潮。这样一来,适婚男子自己的房子,就很像公羊的角,如果你不拿出来充分“斗一斗”,谁嫁给你啊?想租房娶老婆,差不多是白日梦。
在中国人的婚嫁观念中,只要有房的因素存在,想娶老婆的中国男人,就必须长出这个“羊角”。泱泱大国,只要有房,必有人买。没有羊角,就不是公羊。没有房子的中国男人,在半边天的眼里,你的性别将遭到一致怀疑。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托马斯·C·谢林教授,他通过研究我们身边看似平常的个体行为,与所造成的往往不被人知其根源的宏观后果之间的联系,说明了个体意愿、动机经过累加后,将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假如,所有的男人们都认为,只有妓女才在公共场合吸烟,并且女人们都知道男人们的这个共识,那么女人们就可能只在家里吸烟,或者在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前克制烟瘾。差不多,如果所有的中国女人们,都认为想娶老婆的中国男人,应该先买个房子再求婚,并且男人们都知道中国女人们的这个共识,那么中国男人就把买房子这事,视同自己是否男人、是否可以娶老婆的“公羊角”,除非你想娶的那个女人解放了思想,愿意随你租房,或者在她自己买的房子里嫁给你。
那些天天喊着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管理层,还尚未理解到这个根本问题。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宏观经济调控官们、经济学家们,在倡导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对公民的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来都是为买房者准备的,从来没考虑过租房者的利益与颜面,公众的价值观念,也被锁定在类似“公羊角”的认识层面,所以倡导租房的人,遭到几乎所有中国男人的唾骂。
如果你想问,外国男人也一样把?我会用另一篇文章回答:“不”。静待我的《“高楼轶事”与房价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