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夜查的意义何在?


830日夜间起,北京市主要道路上,每天晚上都会有大批交警进行夜查。媒体报道说,此次夜查的的重点仍然是酒后驾车、非司机开车、闯红灯、涉牌违法。同时还将集中监控大货车、大客车、校车、危化品车四种车的交通安全状况。笔者很想知道夜查的意义何在?

夜查的新闻已经是满天飞了,如果还有哪个司机做出酒后驾车、闯红灯、涉牌违法等顶风作案的事情,那他不是神经病就是胆大包天。如果不事先告诉所有司机,那这种突击检查显然有违于法律精神。在事先通知不通知的选择下,交通部门选择了事先通知,在通知之后查不查的问题上,交通部门选择了查。乍一看,似乎还是那么回事。

可仔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夜查是没什么很大意义的,甚至还有很大的副作用。

交通部门选择了事先告知司机,免于陷入被指责的嫌疑。既然是事先通知了,那么,不能说所有,大部分司机是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冒着被查的危险上路的。可能被交警夜查到的司机,也就只是那么几个而已。查到了那几个人,交通部门作何处理?处罚是肯定的,是不是还要告诉百姓,北京市的夜间交通秩序良好?

这是其一。其二,既然这种夜查的结果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那么,笔者想问的是,那还有查的必要吗?这样不仅要让交警熬夜,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如果领导大发慈悲心怀,说值夜班的交警白天休息,那白天执勤的交警在这段时间势必就要少很多——因为这段时间有大批交警要参与夜查行动。那么,我们的交通部门,是否想过白天的交通执勤可能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需要更多交警来解决呢?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很多外国元首首先来的地方就是北京,近期不就是有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吗?如果是因为夜查而影响到了白天的交通执勤,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交通秩序,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再来看看我们执法的初衷在这种夜查中能得到多大程度的体现。我们不排除有司机经常会酒后驾车、非司机开车、闯红灯、涉牌违法等,可如果说通过一两次大规模夜查就能起到威慑作用,那这种夜查早就该行动起来。可事实证明,以前的夜查并不是让所有这些不按规矩开车的司机就从此按规矩开车了。相反,有一些司机心存侥幸,继续违规开车——还开展夜查就是明证!

在夜查既浪费人力、财力,还可能影响到白天交通执勤甚至可能影响到一国形象的诸多副作用之下,夜查还起不到威慑力作用,达不到警示违规司机的作用。这是不是告诉我们,夜查显得有些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