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领导干部每天读报40分钟的规定尚须精细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最近,长春市市长崔杰在市政府精细化管理座谈会上,要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看报,每天早晨利用40分钟时间,将当地出版发行的5种主要报纸浏览一遍。之所以提出这种要求,按崔杰的说法,是“通过报纸听民声、观民意,了解百姓疾苦,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读报不能走形式,读报是为了解决问题。”长春市政府办公厅随即也下发通知,要求市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每日利用一定的时间读报。
长春市要求领导干部每天读报40分钟的规定,就相当于国家有关部门颁发过的“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过去和现在,尽管国家颁发了“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但在一些地方和煤矿,执行得并不好,有一些煤矿领导干部的下井,就是走形式。可想而知,连这种与煤矿工人生命连在一起的“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都会走形式,长春市领导干部每天的读报,难保不会走形式。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但是,精细化管理能否在一个组织里实施好,与领导者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和带着正确的理念,来引导和推行精细化管理,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走向是否正确、是否会取得最佳的效果。
就像“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一样,一些地方和煤矿不能很好地执行“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不是“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不好,而是执行这一制度的领导没有正确的理念。2004年底,我在为一个煤矿提供精细管理工程咨询服务的时候,我对这一制度做了精细化的编制,我是这么编制的:
“如果一个领导或管理干部只是跟班了,却不能发现问题和处理权限范围内的问题,这样的跟班就停留在‘出工不出力’、‘出工不见效’的水平上了,一个跟班领导或管理干部在跟班过程中没有发现、报告和解决的问题如果延续性地留存下来而被后续的跟班人员发现,则要对前次跟班人员给以处罚,如果前面几次跟班的领导或管理干部都没发现问题,则都要同时处罚。如果我们所有的跟班领导和管理干部都没有发现应该能发现的问题,一直遗留、续存而被上级检查组发现,那么安全矿长和安全检查处要相应受到处罚,所有跟班的领导或管理干部都要受到相应处罚。 ”
本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创新,是因为我带着一种理念的,并希望这种理念能连着所编制的制度一起在煤矿执行,可参考:
遏制煤矿矿难的唯一有效办法——把煤矿工人的生命同煤矿领导的生命绑在一起
http://www.boraid.com/article/37/37872_1.asp?size=big
http://www.globrand.com/2006/04/02/20060402-16730-1.shtml
应该讲,政府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或实施精细管理工程,方向是正确的;长春市政府召开精细化管理座谈会,出发点也是正确的。但是,长春市政府精细化管理座谈会后,只是传出了“领导干部每天读报40分钟”的声音,这离政府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或实施精细管理工程,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建议长春市政府借鉴本人在“煤矿领导干部必须下井跟班的制度”方面的创新和本人《实施精细管理工程,提高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讲课提纲):
《实施精细管理工程,提高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讲课提纲)
http://manage.org.cn/Article/200610/39590.html
http://www.boraid.com/article/63/63208_1.asp
但愿长春市能以精细化管理座谈会为好的开端,在政府推行精细化管理或实施精细精细管理工程方面,取得最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