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壳上市券商依旧“靠天吃饭”
——警惕高价券商股雪崩风险
文/董登新
笔者按:2005年上半年,中国券商全线亏损,近30家券商倒闭破产。历史不容忘记!如果券商“靠天吃饭”的命运一直无法改变,则在牛市“一夜暴富”的券商,仍将在熊市中“重返贫困”!这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虚假繁荣的高价券商股,当心雪崩!
截止2007年底,全国已有8家证券公司上市,其中,除中信证券和太平洋证券为“原装”上市外,其余6家均为“造壳”上市。
截止2007年底已上市券商名单
|
|
2005——2007年 |
|
||
上市券商 |
股票代码 |
最低价 |
最高价 |
高/低 |
旧名 |
成都建设 |
600109 |
3.25 |
159.00 |
48.9倍 |
成百集团 |
中信证券 |
600030 |
4.17 |
117.89 |
28.3倍 |
中信证券 |
国元证券 |
000728 |
1.86 |
51.88 |
27.9倍 |
北京化二 |
长江证券 |
000783 |
1.56 |
42.44 |
27.2倍 |
石炼化A |
东北证券 |
000686 |
2.82 |
74.88 |
26.6倍 |
锦州六陆 |
宏源证券 |
000562 |
3.05 |
53.00 |
17.4倍 |
新宏信A |
海通证券 |
600837 |
4.81 |
68.53 |
14.2倍 |
农垦商社 |
太平洋 |
601099 |
无 |
49.00 |
无 |
云南证券 |
(1)中信证券:熊市净利润4亿——牛市净利润110亿以上!
中信证券:2003年1月6日上市,发行价4.50元,IPO募资将近18亿元,上市初总股本为24.815亿股。
2004年,中信证券每股收益只有0.07元;200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仅为0.027元。这就是中信证券在熊市的真实面目!
2005年,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只有4亿元;2006年,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23.7亿元,是2005年的近6倍!2007年前三个季度,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83.6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20多倍!根据公司预测,2007年净利润将突破110亿元,它是2005年的3000%,即30倍!这便是疯牛的威力!当然,这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股民“贡献”的佣金!还有中信证券创设权证所发意外“横财”!据中国经营报估计,2007年中信仅创设权证一项即可获利44亿元!
(2)宏源证券:熊市净利润822万元——牛市净利润20亿以上!
自2001年步入熊市后,宏源证券也同步转入“贫穷”:2001年和2002年,每股收益均只有7分钱;2003年每股收益进一步滑落至3分钱;2004年完全亏损,每股收益为-0.9556元;2005年每股收益只有1分钱!
2005年,宏源证券净利润仅有可怜的822万元;2006年净利润猛地增至2.28亿元,比2005年增长近27倍!2007年前三个季度,宏源证券实现净利润19.64亿,相当于2005年的239倍!2007年净利润很可能是2006年的10倍以上!这同样是疯牛的能量!
(3)成百集团——*ST成百——成都建设
成百集团:1997年8月7日上市。上市两年后即开始出现亏损。
年度亏损记录:1999年(-0.382元)、2000年(-0.44元)、2006年(-0.333元);
年度微利记录:2001年(0.018元)、2005年(0.015元)。
(4)北京化二——*ST化二——国元证券
北京化二:1997年6月16日上市。同样,上市两年后开始出现亏损。
年度亏损记录:1999年(-0.015元)、2001年(-0.484元)、2005年(-0.601元)、2006年(-0.955元);
年度微利记录:1998年(0.045元)、2002年(0.009元)。
截止2007年9月30日,北京化二继续亏损,每股收益-0.70元,每股净资产0.8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21元,账面累计亏损-7.63亿元。
(5)石炼化A——*ST石炼化——长江证券
石炼化A:1997年7月31日上市。同样,上市两年后开始出现亏损。
年度亏损记录:2000年(-0.18元)、2001年(-0.002元)、2002年(-0.158元)、2005年(-0.63元)、2006年(-1.39元);
年度微利记录:2003年(0.044元)、2004年(0.01元)。
截止2007年9月30日,石炼化A继续亏损,每股收益-0.37元,每股净资产-0.98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265元,账面累计亏损-26.15亿元。
(6)锦州六陆——东北证券
锦州六陆:1997年2月27日上市。但与其他“壳”不同,它上市后虽未出现年度亏损,但长期处在微利状态,江河日下。
2002——2006年,连续5年微利,前景不妙。截止2007年6月30日,锦州六陆出现亏损,每股收益-0.045元,每股净资产1.15元(贴近面值)。
(7)农垦商社——PT农商社——都市股份——海通证券
农垦商社:1994年2月24日上市。上市后一度创下连续5年亏损的最高记录。后被多次重组。
年度亏损记录:1996年(-0.397元)、1997年(-1.679元)、1998年(-1.68元)、1999年(-6.17元)、2000年(-1.06元);
年度微利记录:1995年(0.025元)。
2006年6月30日,每股收益下降至0.02元,在此情况下,海通证券开始入主重组。
(8)云南证券——太平洋证券
太平洋证券是对原先倒闭的云南证券重组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家新证券公司。
我国证券公司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块:一是收取股民佣金;二是收取IPO承销费;三是自营业务收益。此外,还有一些运气好的券商创设了权证,并从中谋取了暴利。
我国券商的上述几类收入来源均具有极强的“牛熊”周期性:每每牛市来临,券商就会成为“暴发户”,各类收入齐步暴增;然而,每每熊市来临,则各类收入齐步暴减,直至亏损,券商又沦为“返贫户”!
最后提示:在牛市,券商股价格极容易被严重高估;在熊市,券商股则又会被打回原形或是被严重低估。因此,广大股民应该警惕高价券商股泡沫破灭时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