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北京赛思东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senseoriental.com)顾问。
中信证券的股价已经涨很多了,从两年前的接近3元(按除权前计算),到目前的90元,股价已经翻了30倍,主要的原因是公司业绩增长太快。按07年3季度计算,公司每股收益2.7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8%,业绩不可谓不优秀。尽管目前股价已经很高,但我依然看好,主要的理由就一点:公司业绩好,并且可持续。
刚才已经提过,公司三季度每股收益在2.77元,按照公司
公司的业绩主要来自几方面:1、经纪收入,2、自营收入,3、股权收益,4、投行业务、5新业务。
1、经纪收入。所谓经纪收入,就是收取的股票佣金。这个炒股人士是有目共睹的,推算券商的经纪收入看一个指标就可以,那就是股市成交金额。中国股市的成交金额可以看做券商整个行业的收入,然后根据券商的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算出公司的收入。最近一两年来,中国股市火爆,两市日均成交额已经超过2000亿,遥想04、05年,最惨时两市合计不超过100亿,20倍的差距,即使中信证券只有行业平均水平,跟那时比也要有20倍的增幅。经纪收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即使大盘下跌,只要成交量不变,公司的收入依然稳健。
2、自营收入。自营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打新股的收益,二是经营股票的收益,包括二级市场操作以及参与增发。打新股属于比较稳健的收益,基本相当于无风险收益。近年来股市融资额度不断提升,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超大盘股的上市使打新收益明显提升。08年还将有中移动、网通等大公司的回归,所以打新收益依然不减。经营股票的收益取决于管理层的眼光和胆识,但更取决于大势,这一部分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在行情好时,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但在行情不好时,也将给公司带来巨额的亏损。04年华夏证券巨亏22亿,南方证券、大鹏证券的破产、以及其他深圳、巨田等证券的被托管等都与自营业务亏损有关,所以,这一部分业务既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公司的最大风险来源,如果股市逆转,处理不当将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3、股权收益。公司持有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重组后100%的股权。按照基金管理办法,公司可能会减持一部分股权,这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投资收益。即使不减持,按目前基金的火爆行情,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将是巨大的。
4、投行收入。最近股市融资额的加大,也使投行受益匪浅,有实力的投行瞄向大公司的股票发行,实力稍逊的投行则把目光盯住小公司的股票发行。IPO(首次公开发行)也好,增发也罢;公开增发也是,定向增发也行;股票发行也有,权证发行也有,债券发行也有……种种的融资都为投行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
5、新业务。主要来自权证的创设。由于国家政策缺陷以及二级投资者的严重非理性,这一业务基本上相当于抢钱,只要你有创设权证的资格,就相当于抢了几个大银行的金库。中信证券仅在南航JTP1上2007年的创设收入就达到35亿元之巨。
其他理由。公司自2003年上市以来就没有进行过股票分红,只有现金分红,目前每股公积金9.89元,未分配利润2.9元,是否有可能进行大比例送配。这个只是预期,是否送配得看公司的送配政策,公司3年来没有进行送配,可能跟公司的送配政策有关。目前许多公司都不愿意进行送配,都想成为中国股市的第一高价绩优股,如茅台、小商品城。所以从中信的历史来看,对送配不要抱太大希望。不过,送配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估值,中信证券依然排在排行榜第九位。
总结:以上五个方面都为中信证券提供了较大的盈利空间,只要股市不崩盘,公司的风险就不大,结合公司07年不到25倍的市盈率,以及08年不到20倍的市盈率,公司的比价优势较为明显,可以考虑大幅增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