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日本歌曲
作者:林胜锋 2007-12-09 21:46:52 发表于:博客中国
原创地址:http://vip.bokee.com/20071209437451.html
分类:随笔;关键词:中国、日本、歌曲
这确实是一首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日本歌曲,中国的著名歌唱家们,比如:蒋大为、关牧村、邓丽君等人都演唱过这首歌,它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民歌:《北国之春》。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
微微南来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城里不知季节变换
不知季节已变换
妈妈犹在寄来包裹
送来寒衣御严冬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残雪消融溪流淙淙
独木桥自横
嫩芽初上落叶松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
至今尚未吐真情
分手已经五年整
我的姑娘可安宁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棣棠丛丛朝雾蒙蒙
水车小屋静
传来阵阵儿歌声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家兄酷似老父亲
一对沉默寡言人
可曾闲来愁沽酒
偶尔相对饮几杯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本博客观点——
虽然中国人对日本的侵华战争至今记忆犹新,但是侵略战争终究是近代日本上层统治阶级发动的,因此,广大中国人对于和日本的侵华战争有关的、以及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的相关文化艺术都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文化艺术一旦与侵略战争挂钩并为其服务,就变成了殖民文化。
而《北国之春》之所以受到了广大中国人的喜爱,除了这首歌曲本身的优美旋律和浪漫歌词以外,与它进入中国的时间和传播方式也是有关的,它是在“二战”结束几十年后以民间交流的方式进入中国;当然,更与它的民歌性质有关,因为民歌是基于纯民间的自发式的一种艺术形态,不受官方的意识形态所左右,正如我在百度上搜索到的一段资料所言,民歌有三个特点:
第一、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在过去,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利,不识字、更不懂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编唱着自己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长工苦》《揽工人儿难》倾吐了遭受欺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打夯号子》、《川江船夫号子》等,表现了劳动者在与自然作斗争时的豪迈气概;《花蛤蟆》、《冬丝娘》等,唱出了儿童们游戏时天真无邪的性格。但“有假诗人,无假山歌”(明,冯梦龙)。民歌所表现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是最真实、最深切的。
第二、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传唱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创的过程中演唱、流传,当然,传统民歌的创作和发展过程是缓慢的、自发的。
第三、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的音乐形式短小精干, 大多以乐段为基本结构单位,单乐段反复而构成分节歌的结构形式在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民歌的音乐材料和表现手法都很经济、洗炼。民歌的音调大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它与方言语音结合紧密,音乐表现很生活化,形式灵活、生动,没有固定的格律,善于变化,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唱词、演唱场合与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附录——
一、蒋大为-北国之春:http://www.imusic.cn/rmplayer/?id=180612
二、关牧村-北国之春:http://www.imusic.cn/rmplayer/?id=234560
三、邓丽君-北国之春:http://www.imusic.cn/rmplayer/?id=130455
邓丽君《北国之春》歌词
我衷心的谢谢您一番关怀和情意
如果没有你给我爱的滋润
我的生命将会失去意义
我们在春风里陶醉飘逸
仲夏夜里绵绵细雨
聆听那秋虫它轻轻在呢喃
迎雪花飘满地
我的平凡岁月里有了一个你
显得充满活力
让我忘却烦恼和忧郁
如果没有你给我鼓励和勇气
四、成方圆-北国之春:http://www.imusic.cn/rmplayer/?id=163565
五、韩宝仪-北国之春:http://www.imusic.cn/rmplayer/?id=17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