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是全球股市的一个缩影,高兴的时候一天可以涨个近1600点,悲观的时候又一下子就跌去1900多点,市场已经极度情绪化。而我们A股则完全失去了主见,跟着港股起伏不定,今天港股高开低走,我们也马上多云转阴。
当然A股今天午后的跳水,也有自己的担忧,我看主要是两个涉及金融股的讯息:
其一、市场普遍预期周三例会美联储可能降低利率0.5~0.75个百分点。美国降息,咱们该怎么办?在当前的通胀水平下,咱们的1年期存款利率还是负利率水平,存款利率下调的空间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如果选择不对称降息呢?商业银行的利润率空间马上又遭到压缩。上周三晚上管理层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回升而出台的房贷利率下降系列措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利润下降的预期,如果贷款利率普遍再一下调,对银行股肯定又是一个冲击。在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累积效应能够最终体现出来之前,银行很难化解这种利润短期下降带来的阵痛。
其二、香港南华早报报导称,中国已决定暂缓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因担忧此举将引发市场进一步动荡.。报导透露说,一证监会官员称融资融券原预计将于下月启动,但目前已“暂时延期”,并仍在等待批准。同时,一些消息人士称,这一延期举措料将持续很久。这对期望借着融资融券题材进行波段炒作的资金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反映在盘面上期货类个股连同券商类个股都成为金融股里跌幅最深重的品种。
银行股和券商股双双变脸,盘面找不出像样的龙头行业充当中流砥柱,指数按惯性只能继续探底。
最近常常有投资者来交流,说这个大盘到底跌到什么时候才算见底,宏观经济出现什么迹象才说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指数从6000多跌到现在1700多,难道说仍然找不到一家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来操作吗?香港金管局不断加大注资救市的力度,这难道不是98年港元保卫战的重演吗?
我个人认为,现在这个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价跌破了净资产,越来越多的公司市值跌到了重建成本以下,这也是海螺水泥前期逆势增持同行业公司股票的一个原因(因为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权要比自己花钱直接投资生产线成本更低)。这个局面和2005年大盘见底前非常相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目前所处的境况比2005年乃至97、98年都更为严峻,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国内的、区域的经济问题,而是全球的经济萧条问题。
我在此前多次谈到,短期内我们要面对的是国际资本流动性枯竭的困扰,他们正在被动的快速的收缩在黄金、石油、农产品期货以及在全球各个资本市场乃至PE市场的投资规模,以维持他们正常的清算或者经营资金需求。这种疯狂抛售的压力透过香港市场就会轻而易举的传导到我们A股市场。10年前港元保卫战的时候,香港政府、中国中央政府连同香港当地的民间商人都是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现在面对这种全球性的大地震,我们看到在金管局不断注资的时候,香港首富李嘉诚为代表的民间商人是惊恐的从资本市场乃至实业中快速撤离。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港元保卫战也不会简单重演。
至于中长线来看,我们A股市场和境外市场不同的一点,是我们有更高的壁垒和相对的独立性,而且我们并没有出现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等等流动性快速枯竭的导火索,我们A股市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塑大家对宏观经济、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一旦市场信心能够得以恢复,我们的市场有望比境外市场更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