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时光的距离——序开周新著《祖宗的生活》


  测量时光的距离——序开周新著《祖宗的生活》

古清生


  曾经是自由勘测人的开周,一个偶然的机会,便闯进自由撰稿人的队伍,他架起的水平仪,第一时间便瞄准了历史坐标——宋朝。开周在他的博客留言栏上说,他是过去进行时。很让人喜欢的就是这一块,一种与文科生绝然不同的思维经度与纬度,结构了开周创作大系。
  泥盆纪是鱼的时代,从繁盛的甲冑鱼到原始的两栖动物迷齿类,大约可以说明,人类那时候还没有影子。因此,当今的人类没有必要信誓旦旦地说,鱼类很低级。当我读到开周写作的千年家居,颇为会心一笑,千年循守的价值链为什么可以一夜中断?这才是一个数学天才的逻辑递进式思想。
  从历史出发,或者说回望历史,从做过地质队员的我来看,那是寻找事物发展的原点,我喜欢这样的视角,向后看搭接上永久性的坐标,再向前看就有了参照系与评估的把握。其实从文科的视角看来,回望千年,也是前进的始发点。
  开周最初写宋朝美食,因为他与开封很近,他居住的郑州是中原大地的构成,一片充满历史补丁的土地,我曾在与开周吃烩面的时候提及到,把握了宋朝,或者就把握了中国文化重要的一块,动不动就歌舞升平的中国文化,我也不知道应该喜欢和不喜欢。那么,就用开周的经纬去测量它。
  后来,开周又重启了一个向度,从住出发,于是有了千年家居。我想很可能的将来,开周会去勘探衣、食、住、行的历史全系列,这样的勘探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写好每一个类,都是要向一个博士后课程的深度进发。在中国作家里面,我知道沈从文写出了中国服饰史,林语堂自制了中文打字机,我觉得作家的潜能,可能会有多项,比如开周的测量与算术的能力,这原来一直让我钦佩。
  不得已,我自己是向着生态和人文地理方面挺进,也是在这样的路上,与开周获得了认识,但是开周的起点的确高过于通常的写作。因此,开周的专栏的维系时间也是很长,一些重要媒体开始发掘他,这也是一种探向历史原点的行为,我想呆在中原有什么事情更好从事呢?去年到洛阳,我坚持去了二里头,夏城遗址,是开周的朋友误导了我,夏城的发掘,又重新进行了填埋。
  历史也是这样,不断被发掘,不断又有人填埋,周而复始。
  开周与当代中国为数众多的自由撰稿人比较起来,十分幸运,专栏开起来的时候,大约二三年之久,便被出版社发现,将其作品结集出书。这显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开周的准备,是从他的数字王国挺进文字王国,这个过程在广大的自由撰稿人当中,是一个独特的角色。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开周的测量仪,穿透力与精准力很强。
  在此,我相信开周的选择,我也希望当我再次进行黄河考察时,能与开周在中原大地上一道走上那么一段,开周式写作源于开周式观察,这是十分紧要。我也想说,面对时间,我们便能发现,一切的发生,都在时间。
  2008年3月25日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