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1月12日公告暂停“限价房”。
“限价房”自诞生,就口水不断,旨在平抑房价的“限价房”不仅从2006年推出后没有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而且还惹来很多争议,巨大的财政补贴、地价补贴究竟便宜了谁都不知道。
作为全国最大的“限价房”建设两个城市广州及北京,自然也成为试验品。
广州从去年至今,在面临房价快速下降的过程中,首先出现“限价房”土地挂牌无人问津,令政府及开发商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其次由于房价下跌超过25%,而限价房定价在“比周边便宜15%”,令“限价房”和商品房出现倒挂,“限价房”跌破商品房价格,自然限价房的市场定位一定出现无人问津,土地出现闲置。
天津的情况也是如此,在“限价房”周边区域,商品房降价跌破周边“限价房”价格,接近经济适用房价格,也对“限价房”政策起到警钟作用。
在北京,虽然不少企业响应号召已经拍得“限价房”用地,但是第一没有销售权,第二销售进度远远不能达到预期,开发商不能回款,第三随着房价的下降,限价房房价不一定就比周边的房价便宜。出现“限价房”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对于保障性住房,首先我们应该清楚需要多少?其次应该清楚再上市门槛是什么?这两点恰恰是“限价房”死穴。“身份不清”这种明显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谁来担责任?
现有的限价房应该尽快评估,补差价,转为商品房开发建设用地,或许这才是限价房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