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成楼市衰退重灾区


昨日有三组数据值得关注。

    其一是根据统计数字,北京市截至11月中旬,未销售的供应量超过34万套,按照规模是全国第一位的;

    其二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10月的商品房销售中,无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额,北京的降幅都是最大的;

    其三是在房地产投资中,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投资下降的地区

 

    2005-2006年上海是楼市调控重灾区,2007年深圳是楼市调控的重灾区,从1-10月的数据看出,2008年北京是楼市衰退的重灾区。

    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上一直或多或少的有某种意义的代表性,北京集中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政策资源等众多资源,众多的首都优势让北京的购房人及开发商从未担心过北京的房价会下降,没有面对过严冬的市场经验,因此从2007年以来的调控,依然很多人认为“政府不会不管房地产市场的”,这种思维的支撑下,虽然一线城市中的深圳广州上海均已经早就以降价来拼销售量,但是北京项目降价的幅度即小又少,很多都是试探性的,希望政府的后市政策尽快出台救市,这就造成北京楼市的空置率持续上升,累计供应量也持续上升,成交量却持续下降。

    在这样的拉锯战中,陆续有项目开始坚持不住出现价格跳水,至今实际上北京的价格依然只有部分下调,而非全面的下降,只是从十月价格来看才出现很小降幅。北京的邻居天津的开发商就反映迅速,从年初以来价格直降,消费者也非常买账,成交量甚至一路攀升,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注入流动的现金流。

    而眼下更多的北京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市政府无意出台救市政策,大面积的价格松动出现,但是时至年底及春节,估计未来的市场成交量及价格依然非常严峻。

    在救市政策思路方面,北京一方面在2008-2009年将大举推进限价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创出全国一个700多万天量的保障性住房供应计划,另外一方面也拒绝松动房地产的政策,继续从严的调控,令整个行业的量价下降幅度加速,这些举措也和整个全国各地的救市政策相悖。在这种主导的思路下,估计北京的房价还有相当长的下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