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之友
黑龙江省大庆市36中学初四⑷班 杨 一
扎德曼是一个以色列即将退伍的老兵,巴以冲突虽然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但他的双腿却永远留在了天堂。
对于在战地医院待了三个多月的扎德曼来说,一切都无法引起他的丝毫兴趣。住院虽已三个多月,但他的伤势并没有多少好转:无论天空多么蔚蓝,在扎德曼的眼中一切都是灰色的;生命中的快乐早已不复存在;唯一的消遣,就是坐在轮椅上望着矮墙外的行人。
此刻,他又在墙边发呆。墙外的世界宁静的出奇,枪声和震撼弹的声音全都消失了,久违的鸟鸣声又回来了。扎德曼无意识地把手放在墙上,痴痴地向墙外望着。忽然,一双褐色的眼睛出现在扎德曼的视线中。那是一个巴勒斯坦男孩的眼睛。他正扶着墙,十分缓慢地向这边走来。扎德曼注视着他。不知不觉,男孩走到了扎德曼的跟前,男孩依然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丝毫没有感觉到墙内这个注视自己良久的以色列人,直到男孩的手触到扎德曼的手。“对不起!”男孩慢慢地将头转向扎德曼这边儿,扎德曼毫无感情地说:“没关系。”可他心中却掠起一丝奇怪—一个巴勒斯坦人竟对自己这个以色列人如此礼貌!男孩站在墙外,没有离开,又关切地问道:“您为什么待在院子里?先生,今天很安全。”“可你看我这副样子,能走路吗!”扎德曼有些愠怒:他在挖苦我?这时,男孩又说了一句奇怪的话:“雄鹰失去了翅膀,对吗?”扎德曼听出了“弦外之音”,怒吼道:“你说什么!”男孩吓坏了,急忙怯怯地说:“对不起先生,我没想冒犯您!也许我只是和你有同样的感受。”扎德曼听了这话,火气第一次没有经过更激烈的爆发就消失了。他问道:“你有什么感受和我一样呢?”“恩,我……”男孩刚开口,扎德曼的负责护士走了过来,准备推他去做理疗,扎德曼又破天荒地头一次说了一句礼貌用语—“再见!”
在这天的其他时间,扎德曼一直都在想着这个墙外的男孩—他还想再见到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个男孩便经常出现在墙外,并与扎德曼交谈。渐渐的,扎德曼觉得生活中的色彩丰富了,快乐增多了,伤势也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这一切,都是因为男孩的到来。男孩眼中总是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总是给扎德曼带来新鲜事物。可是扎德曼仍然没有找到男孩有什么感受和自己是一样的。尤其当他们四目相对,开怀大笑时,扎德曼丝毫察觉不出男孩的异常。
又过了一个月,在扎德曼出院返回故里的那天,男孩如约而至,扎德曼送给男孩一个足球,作为对他的感谢。男孩摸索着接过足球,摩挲着……脸上露出了一丝伤感的微笑。之后,男孩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扎德曼,说:“这是我写给您的,就当是送给您的礼物吧!”说完,男孩转身慢慢地扶着墙离开了。
扎德曼撕开信封,抽出信纸打开一看,他愣住了—信纸上满是一串串的小针孔—盲文?!
扎德曼终于明白了:他和这个墙外之友是一样的;但,又是不一样的。
扎德曼呆在家里,眼前总是抹不掉墙外男孩的身影—临死前他还想再见到那个男孩—想对那个男孩也亲口说声“对不起!”
(此文系课堂以“窗”话题作文写于200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