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局、人民银行出台政策“组合拳”,给购房者减少了置业成本,减轻了购房负担。的确,新政出台让相对比较冷的楼市迎来一个"小阳春",地产圈子再度掀起"向左向右"的争论,一方面是楼市新标准正实实在在地减少置业成本,另一方是地产新政的接连面世让众多置业者对后续更多减负措施的出台有了坚定的预期。当两者同时作用于处于调整中的楼市时,孰强孰弱、成交走势如何就更为扑朔迷离了。显然,如笔者之前所预测,楼市还将是更为深层的对立博弈。当然,楼市的冷暖要看金融海啸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多少,还要看我国经济对金融海啸的抵抗力有多强。
金融海啸已卷击实体经济,近期,企业或倒闭或裁员现象频频发生,行业未来景气指数备受考验,大众对自身未来的可支配收入预期看低。虽然各种“救市”措施相应出台,当在市场表现尚未达到预期目的之前,各行业消费信心相对较为低迷,尤其是大宗商品,如要占据收入大部分的楼市消费,认为当前入市置业会存在未来收入方面的担心。
为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中央近日连续出台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推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安排了高达4亿元的投资计划,释放出保持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强烈信号。显然,拉动投资与消费,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
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会有多大的影响?国家出台的刺激经济新政对大众民生的作用有多少?未来能预见可支配的收入有多少?入市门槛和信贷成本还有多少下调的空间?种种的不确定因素将会影响着未来楼市的趋势。
只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方针不变,房地产肯定是有需求,房地产肯定会有大幅度的市场。就当前消费信心低迷的情况下,新政还是能释放一小部分的购买力;同时,也有大部分置业者还处于“后政策观望期”,在等待新一轮的房价调整以及后续“救市措施”。显然,当前的楼市又再次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如若成交反应不甚明显,政府还将会有更多出台后续刺激政策的动机,以力求房地产行业健康的发展。楼市将会如笔者之前所预测,会有一年多左右的平稳过渡期,房价可能不会再有大起大落的浮动,未来一段时间会保持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由此可见,置业者可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大胆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