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2008年11月15日中国申请联合国周易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以一鼎之力贺之。
第五十:鼎—时成受命
卦辞:元吉,亨。
【译注】 占得这一卦,大吉祥,亨通。
【体用】 本卦说明了时成与受命之间的关系。其中充实之谓美,乃正是鼎之大美所在。
鼎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乃三足、大腹、双耳、五味的宝器。易为文字造化之始。
得妾以其子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MSOffice1] 【译注】 鼎翻倒后足向上。有利于清洗鼎。娶了小老婆生了小儿子,没有咎害。颠:倾覆。
【体用】 一爻时位无成,煮熟食物的鼎倾倒无成而丧乱。虽无成亦无咎有利于从鼎中倒出剩余的食物。妾生之子,不是正妻之子,非正统传人,以鼎卦家国以传而言,不能吉祥,然而无咎。人员配置是绝对不能托付他人的工作。[微软用户2]
鼎有实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译注】 鼎内部有食物,我的配偶即使有疾病,不用我帮她也能享用,吉祥。实:指鼎中的食物。仇:妻子。即:就餐。
【体用】 时位小有所成,用人所长。“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周易》在这里说得很幽默。仇是配偶,即是就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享用。我的配偶虽有小疾患,但是可以帮助我盛饭。用人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雉膏不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译注】 鼎双耳脱落,不能挪动它。肥美山鸡已熟不能食用。恰遇雨淋食物污损,懊悔,最终吉祥。革:脱落。雉膏:肥野鸡肉。
【体用】 名实已至,但时不利。移鼎方能使君王就食,然而无“耳”之相助亦不能食。国之耳者,诸侯和藩主。先秦以前采用采邑制,君主或者皇帝把土地分给至亲或者有功之人,让他们各自领导所封的区域,东周末年,诸侯国并立而争霸。春秋战国期间楚庄王曾“问鼎”中原(东周王室),试探国家权力。有鉴于此,秦始皇始定封建制,他把天下分为郡县,中央集权。欧阳修曾写《封建论》支持秦式的封建制,后世主要以秦的封建制治理国家,采取科举考试,地方官员经常轮换,以免盘踞一方成为藩主,如鼎耳之革。
覆公餗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译注】 鼎足折了,倾倒了王公鼎里的米粥,鼎身被污染,凶险,或者说用大刑惩罚他。餗:通粟,粥。形渥:汤汁狼藉。形解为刑,渥解释为大刑,按照周礼指在屋内被诛杀。
【体用】 鼎卦九四象征王公贵胄。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这句话说王公大臣德行浅薄但是位置尊贵,智识短浅但是好大谋功,治国无力却任务繁重,这样一定是难以胜任的的。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君子有些小事都不能知道却可以担当大任,小人不能担当大任却能了解小事。孙子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把将领的作用提到左右国家安危和人的命运。当今[微软用户3] 国际化的企业关注“授权”管理者。
鼎黄耳金铉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译注】 鼎装饰有黄色的提耳,黄金铸就上边沿,有利于所卜问的事情。黄耳:铜耳。金铉:铜鼎盖横杠。
【体用】 时成之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黄金作边,仅仅是为了好看吗?不是的,是希望人们慎重对待它,希望能够经久耐用。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杰出的人才应该用到关键性的岗位上。《史记·殷本纪》中:“伊尹名阿衡,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商朝人伊尹背负炊具(即鼎),初到商汤家里,只能在厨房里干活。合适的岗位才能把人的潜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君子不得其位,有本事也很难施展。另《文心雕龙》中说:“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阐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伊尹善于做菜,怎样把菜煮得极好,他也说不出来。管理也是自有百般妙用,不用其人,只用其言,也难以尽现妙意。
鼎玉铉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译注】 这只鼎真是华美,用黄金作的鼎耳,用玉装饰了它的上边沿。大吉祥,没有不利。玉铉:玉制的鼎盖、横杠。
【体用】 井卦上六井收元吉,鼎卦大吉也在上爻。井道和鼎道功用皆在最后。以玉为饰是说外有温润雅素之表,内纳朴质中正之意。鼎是重器,因而可以说他是集大成者。鼎卦后面是震卦,震动有金玉之声。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孔子故里有一块匾额“圣集大成”,赞美孔子,也是对人的极高规范的要求。察其声可知其人,集大成者说话就像金玉震动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充实之谓美,鼎卦之深义。此美是中华大美的又一个总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