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国学(选):从节卦看西方金融危机的产生


第六十:节—节俭经济

卦辞:亨。苦节,不可贞。

【译注】 占的这一卦亨通。过分地节制不利于做事(开拓事业)。

【体用】   明代的易学家来知德说:“节之象所赅者广,在为学为含章,在处事为囊括,在言语为缄默,在用财为简约,在立身为隐居,在战阵为壁垒。道家治世的思想多在俭和节,多在无为处。儒家治世的思想多在修身,即节身而用,身修而天下治。

经济学的概念建立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基础上,而中国文化却反思需求本身的合理性。有一个节用的文化理想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根本。不节和信用的缺失是导致08~09年间金融海啸风波的原因所在。从节用和信用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在管理经济独特智慧所在。

不出户庭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译注】   不出自家的院子,没有咎害。

【体用】  所谓节用之端首先在自家户庭。老子说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 前两条是治家标准,附上后一句是他的治世理想。老子解释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爱才能真正勇敢(比如动物护崽),因为节用才能广大,不想急于成为天下第一而能成就其万器之长的地位。如果反道而求,老子说:“死矣”。

不出门庭

九二:不出门庭,凶。

【译注】    家门也不出,凶险。

【体用】    门庭和户庭的区别十分微小,两者的判词却基本相反。这主要是从时位上给与区别的。九二居阴位,失其时、失其位而节,凶险自至。户庭、门庭是人类托身处所,入则见宗亲、习好、伦理、政治、礼法、学术、器用,出则逮衣服、车马。进退揖让、应对周旋无不赖于此厅台。不出此庭台,日出月落都不知,岂非“朽木不可雕也”。节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坎为水,以泽节水,主动权在“泽”,如果不堵塞湖的缺口,则不能积聚水流为泽,如果不疏通水道,水满则溢。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关闭了机关所在,如兑、如门,一生则不必为此烦劳。如果打开了机关,却来赈济事情本身,则终身都不能完成。此处是节之关键。

不节若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译注】   不能节约,长吁短叹,没有咎害。若:句尾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嗟:感慨,叹息。

【体用】   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经常在我的身边提醒我不要乱花钱。这种提醒实在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因为有一种节约的意识,因而就防止了病患的产生。中国人有逆向思考的习惯,花钱时总要想到挣钱的辛苦。这里节若和嗟若同音反复很有趣。

   先秦诸子对于”“节”道却很不相同。孔子以礼守节,孔子明确反对对颜回厚葬,他认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在于礼的规范。老子弃礼以节为德,道家的经济之学主要是“用俭”。“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墨子非礼守刑。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句话是最早关于制度的描述。节用之法必得用数字化来管理。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人不注重数字化管理,明朝皇帝和大臣不知道自己国库的钱财,是个大失误,进而赞美近二十年来政府开创数字化管理。

六四:安

【译注】   安然奉行节约,亨通。

【体用】   六四有初九相应,就像物有所承接,水流而不溢。更可谓节之有度。能够苦中作乐,安于简朴的生活,这是人的精神高尚才能做到的。庄子之龟乐烂泥而恨处庙堂,舍宰主而乐颐养。老庄、孔子皆能因节用而致乐。诗云:“衡门之下,可以棲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甘节

九五:甘节;往有尚。

【译注】   享受节约而带来的甘美体会,吉祥,这样的行为值得崇尚。

【体用】   全卦能不能节的主动性仍然在九五。九五号令天下,举国节则举家知节,举家节则众人知节。如果一个国家以消费为治国之册,让一个人节约很困难。五爻是一个甘苦自知的位置了,现在到了享受节约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了。

西方经济学有一个消费供给学派,经济增长是被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当社会长期的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就呈现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因而提倡消费。杨小凯认为只生产不消费会造成生产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经济危机。但是《周易》提出的却是先节约后消费,先生产后消费。因为《周易》的这种思想已经渗透了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因而中国人躲过了金融危机。

苦节

上六:苦节,贞,悔

【译注】    苦于节约,所卜问的事情有凶险。悔恨过去的不节约。

【体用】    上卦为坎,坎为水。水流下注,流的速度很快。不可止。《庄子·天道篇》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释文》引丝麻注曰:“甘者缓也。苦者急也。”此处上六和六三敌对,六三不节约的后果终于显现了出来。其势不可挡。这就像人的中年不注意身体的保养,就像西门庆吃了胡僧的壮阳之药,放任淫行,不觉头已昏昏,壮年早逝。这就像炉火,中间燃烧的太旺,则结构极易坍塌。此时虽然也有节约的念头,可是已经无力回天,任凭其落花流水般的逝去,怎不让人心惊。

   老年人老了不愿意花钱,是因为觉得没有了进钱的路数。“苦节不可贞,道穷也”,是因为他们赚钱的方法已经穷尽了。罗伯特·清岐在《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穷人和富人的主要区别是穷人购买的是消费性的资产,而富人却用购买的资产来赚钱。穷人不知道“节”的方法,他是苦节。没有安排一个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对于大的企业而言,这个区别便是资本的结构的管理,是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是生产资金和管理费用之间的配合关系。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在企业财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所谓管理就是要管好资金。上六的苦节之祸端,原起于六三。六三不节或者节之无法,造成上六不得不节,或者突然大节。如果企业在经营之初,大量购置或者租赁了不用于生产而只用于消费的固定资产,则愈经营疲态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