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救资本主义?


    坏人造谣时,俺正与阿忆等大学同学聚会,看看我们永远的青春吧。

 

 

谁能救资本主义?

 

    感谢造谣鼠辈又为俺的博客增加了点击率,阶级敌人总是搬起农家肥砸自己的脚,除了促使人民更加团结更加清醒,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下作卑劣,令所有的右粪都感到丢脸沮丧,害人是竹篮子打水,害己是做贼心虚,寝食不安。技止此耳,徒增笑耳。孔和尚该吃肉还吃肉,该念经还念经。就算哪天俺真的牺牲了,那也是吃包子啃肘子撑死的,听相声看小品乐死的,俺活半辈子,就等于宵小之徒的一万辈子。跟我孔和尚捣蛋者,最佳的结局就是胸闷气短,生不如死,为祖国医学多做点贡献而已啊。 

    而和尚除了跟同学亲友们酒肉谈笑之外,永远是把坏人们犯坏的时间用在读书上的。今天与朋友们共享点精品。

    社科院文学所胡博翻译的《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终于出版了,三联书店08年9月,责任编辑叶彤。我称这是当今中国最伟大的一部译作。约翰·道尔的英文原作固然渊深丰茂,已经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日本现代史和日美关系史的必读经典。而胡博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翻译出来的70万字的巨著,不仅达到了传统翻译界所向往的“信达雅”,而且简直是一种汉语艺术的再创造。即使千年以后,也不可能再有人青出于蓝,把一部跨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学、语言、传播、艺术、历史、哲学诸领域的外文著作翻译得如此优美,驾驭得如同自己的创作。从千百个精心结构的长句短句和无数个精心择选的实词虚词,可以看出翻译者拥有何其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何其严谨的学术思维。真可谓是字字珠玑皆心血,三载辛苦不寻常。只要胡博愿意,这位青年学者的学术前途就是不可限量的。只可惜,如此大好身手,混迹于当今充满了精神残疾的学术界,不是随人俯仰浪费青春,就是忧谗畏讥而不得不自我韬晦。然而,有这样一部鹤立鸡群的译作矗立在那里,已足不虚此生,尽可悠哉卒岁矣。孔和尚郑重宣布,三年内不读此书之学者,将没有资格谈论日本问题也。

    吴晓东捎给我一本薛川东老师的《我也作文》,北京出版社08年7月版。薛川东是中国语文界的奇才,也是全才。语文教学方面不用说了,肚里藏着无穷多的掌故,文章也写得规矩中透着情趣,在授业、编书、命题、为人诸方面,均能于谐谑中饱含善心,既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聪明。十余年来,我结识了一批北京语文界的高人,其中优秀者的学问,不是一般的大学老师所能望其项背的。尝总结北京语文界藏龙卧虎者曰:“东城有个东——薛川东,西城有个西——顾德希,崇文有个武——武琼,宣武有个文——柯素文,海淀有个山——方晓山,石景山有个海——此人还没找到。”希望石景山区名字里带海的语文老师多努力吧。

    《作家文摘》10月14日头版头条转载孔庆东《叶帅:每临大事有静气》,即《叶剑英元帅情缘》。前一段有个冒充老兵的家伙到我博客上胡说叶选宁是危拱之的儿子,还恬不知耻地冒充叶选宁的同学。而他所提的蛮横的问题,跟我的文章根本对不上。日前我又询问了熟知叶家情况的军界朋友,再次证实了我所使用的叶帅材料是可靠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17日转载孔庆东《将军为何多憔悴》,即《陈毅元帅的情缘》。元帅系列文章已经名满天下,对得起老帅们的在天之灵了。

    《渤海早报》10月22日登载孔庆东《番茄为什么这样甜》。11月4日登载孔庆东《“60后”,幸福的一代》。天津人民选文章颇有眼光啊。

    启兄发来短信曰:“有个叫周B滑的人博客上写了篇《孔庆东不该故意讥讽北大》。这厮中文理解能力、思想境界之低下,或许能激发一下老弟作文灵感!”孔和尚以为当今这个愚民时代,大多数人的理解能力本来就缺乏训练,网络正好可以暴露大家的毛病,然后慢慢提高。不能看见作家学者水平也这么差就冷嘲热讽,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提高到及格的作家水准也。

    《语文建设》08年10期有钱理群《非常状态下的写作》,是对卢森堡《狱中书简》的读解。钱老师对生命的关爱,每每从字里行间显露出来。

    颜浩的博士论文出版了,《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北京大学出版社08年8月。这是陈平原老师主编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之一。颜浩是02年毕业的陈平原的博士,现在媒大当老师。

    《社会科学论坛》08年十月上期发表的张志平《能说的和不能说的》,探讨柳青《创业史》中设置和塑造徐改霞形象的意图,文章写得很用功夫,也比较客观。

    摩罗的《两种人性,还是一种人性》,是对西方世界“文明人”“野蛮人”概念的质疑。摩罗写道:“欧洲人走到哪里都喜欢高举一本圣经,以此标榜他们的文明和仁爱,可是那部圣经的每一个字母,都被所谓野蛮人的鲜血染红过几百遍。这是什么样的基督徒呀,竟然用无休止的屠杀将自己的上帝淹没在幽深的血泊之中。”作为当今最严肃的思想者之一,摩罗始终不放弃思考的深度,勇于面对似乎已成定论的“欧美文明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

    《今古传奇》08年11期罗长江《贺门七十二烈女》,讲了贺老总家族6个传奇女性的故事。其中向元姑、胡琴仙两位,是孔和尚在《贺龙元帅的情缘》中讲过的。盛世良《你所不知道的赫鲁晓夫》强调老赫并未全盘否定斯大林,赫鲁晓夫在那个著名的“秘密报告”中“肯定了斯大林对托洛斯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反对派的斗争,明确指出斯大林是维护列宁主义的旗手,并强调,如果没有这场斗争的胜利,‘恐怕我们今天既不会有强大的重工业,也不会有集体农庄,也许已在资本主义包围中被解除武装,衰弱不堪。’”看来赫鲁晓夫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颇有几分眼光的。

    香港传真08年77期,是何新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利益集团分析》,提出“资产豪族利益集团欲全面主导中国”,当代中国已经存在新兴资本利益集团、权势阶层和下层社会,中间阶层面临生存危机,新生的无产阶级“面临进一步被剥夺的命运”,跨国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已在中国扎下深根等。目前的国企和土地全面私有化浪潮,正是“将中国引向全面社会动荡的最好步骤”。看来不是无产阶级要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非要逼迫广大人民革命不可了。

    香港传真08年78期,是孔庆东的《向梁漱溟先生学习》,怀着自恋的心情拜读了一遍,写得真好啊。司马南先生评论曰:“读学习梁漱溟文,大悦之,弥畅之,甚快之。亦正亦谐,相得益彰,嬉笑怒骂,遂成一格。孔门奇才,牛B之至也。”潘维先生评论曰:“和尚最近的文章妙趣横生,特立独行。从讥韩到赞梁,还有评开幕式的美文,都曾拜读。羡慕,钦佩。赞梁一文,当为文章典范。”青年作家信恒先生听我课后评论曰:“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意识,快乐的精神,宽容的原则。”各方朋友的赞美,孔和尚更愿意看成是鼓励。能做到的时候毕竟少,做不到的时候,朋友们多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啊。

    李克东先生又寄来《春的旅人——李素伯诗词散文文论选》,相当于李素伯全集。学术界对李素伯的研究基本是荒芜的,以后有机会当指导学生研究一番。历史难免要埋没人,曾经埋没又被发掘出来的,则往往是珍品也。

    昨天的老曹《手机报》内容丰富有趣,抄录几则在此。

其一。朋友传来孔庆东先生的一段话:北大经过调查,季羡林的藏品没有外流。这些日子炒得沸沸扬扬,很多不知内情的网民跟着义愤填膺。其实不过是北大党政领导要换届了,各大高校一对调,涉及到全国高校系统几百个人要升迁的问题,所以有人精心运作了这个“书画门”,来达到政治目的而已。可怜季羡林老人,又一次被黑恶势力当做了飞毛腿导弹也。

这次对调又将在共和国高教史上留下永远抹不去的一笔。老曹总算明白,北大围绕季老发生的种种匪夷所思之事,原来只不过是正剧之外的的配曲。

郁文评论道:其实把“季”弄成“老”,其本身也未尝不是一出戏。有总理探望,学生下跪,季老师不但成了季老,也成张海迪郭德纲了。

其二。网传:“据北大消息人士透露,昨晚7点钟左右,北京国安部门的几位便衣警察,来到北大,通过北大保卫部找到该校孔庆东教授,以孔组织“北大主体思想学习小组”、为朝鲜提供情报为由,宣布对孔拘留审查,然后把孔教授带走。” “苦主”孔庆东回应:“今天中午出门会老朋友,一起吃吃喝喝,顺便交流一番学术界的最新资讯。席间媒体不断打来电话,孔和尚依照惯例一概不接------忽然收到八万多条短信,把手机都塞爆了,内容都是反映昨晚发生的一件惊天动地的要案。孔和尚一看哈哈大笑------”老曹不明白,国人连造假水平都如此拙劣,孔教授有什么可“哈哈大笑”的?

郁文评论道:有人造孔庆东的谣,他出来写个博客,哈哈大笑;可这里面还有国安部门呢,有人造他们的谣,也从没见他们出来说什么。上次“吴敬琏间谍案”也是如此。

其三。陈阿扁因贪污遭收押后,绿营正鼓动南部民众北上,包围台北看守所,要「拼一下,拼两个赢一个,拼三个赢两个。」桃园县议员詹江村更透露,南部有人放话,若是陈水扁被收押,他们军火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绝对要革命,不仅是要投汽油弹而已,或许到时连火箭筒都出现!

老曹请尚有点头脑的绿营人士明白,如果他们为了一个台独贪污重犯搞暴力颠覆,如果马英九政府无力控制乱局 ,北京大概不会“坐视不理”。

郁文评论道:看来绿营有些人连眼睛也发绿了。

最后,转述几句并不幽默的口号,感受一下白云苍狗的历史吧。“1949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 198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2009年,只有中国能才救资本主义。”

今儿的晚宴太丰盛了,朋友们慢慢品尝。正是,但闻狂犬吠,只顾读书忙。再读十年后,泰山石敢当。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什么人最怕人家说“阶级”二字?

2、翻译和创作,哪个的稿费应该更高?

3、耶稣跟亚当,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