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老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蒙牛的牛奶而今公开向全国招募一万名“安检员”,接受消费者的公开监督,并邀请消费者实地现场见证蒙牛透明化生产基地。
蒙牛公司很忙,据悉,对生产标准的严格执行,蒙牛已在检测方面加大力度,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包括生产厂检测、技术质量研究部检测、质量中心检测、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在内的检测,涵盖了生产过程当中的9个工序36道监控点105项指标。
只是,当我看到这则蒙牛的“对消费很负责任”的做法时,没有兴趣。
中国的消费者,都很傻。免检啊,名牌啊。三鹿号称通过1100道检测关。结果呢?
做品牌是很辛苦的事情,这个品牌大厦的建筑一定要实在的堆砌。但是,牛奶事件中,大品牌的牛奶、大品牌牛奶厂家的品牌大厦都是残砖烂瓦糊成的!如何不坍塌?
建立品牌需要很多年。毁掉品牌朝夕间。哪怕品牌是烂尾楼,也是一块一块的破砖堆成。
目前怎样?邀请消费者去看你的烂尾楼?有什么可看的?无非翻新。质量真的很好?或许质量真的没问题,可是牛奶市场的消费信心在受伤之后,怎么可能“短短几个月”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