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取消信贷管控”有利于楼市见底反弹


    楼市的救市政策目前各地都在加紧拟定中,对于救市的思路都大同小异,在央行总体信贷紧缩的大背景下,财政能够使用的手段空间非常有限。在政府看来,鼓励“二套”即放松“第二套”房贷的限制无异于等于鼓励炒房,因此对于“第二套”眼下看放松是非常渺茫的,各地可以使用的地方财政补贴无非是减免契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等,在目前买房人预期房价大降价的背景下,政府财政减免的力度都无法尽快见效。

    实际上十月起的全国本轮房地产市场的降价的诱因,是从2005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效力与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投资信心影响的叠加,一方面限制开发商使用银行贷款购地、扩张,另外一方面也堵住了开发商IPO融资扩张,加上银行必须见到项目结构封顶才能给开发商放款,导致整个行业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紧缺”的局面,令行业在2008年资金缺口巨大,开发商只有通过销售回款这一个途径才能弥补资金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放松信贷调控,放松银行对地产行业的银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亚于开闸放水。

    11月3日,央行多年来首次表态,“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这个表态可以解读为商业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信贷规模”,而银行此前受到地产金融调控的影响,都将信贷重点放在一些中小企业、制造业、三农等传统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长期的增长趋势,也势必令放宽的信贷额度有望2009年起增加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因此,特别是通过降低购房人的贷款门槛,也就是住房信贷消费增加可以极大刺激楼市的恢复,相信虽然此政策效力要逐渐显现,但是在2009年实行新的信贷额度下,“取消信贷管控”,开闸放水有助于楼市尽快复苏,而且这个效力很可能要比“救市”政策更为管用。11月3日香港上市的地产股以平均大涨超过5%反映出投资人对前景的乐观。

    但是开发商也不能就此乐观,应对年底前的还贷及春节前的工程款支付,还要降价一段时间。如果可以坚持到2009年“春天”,相信楼市的底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