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绿色健康族——94种山西面食食谱由汉声人多次亲身试做


《山西面食》一套三册,
是汉声跑遍山西,
调查记录在地的地道面食编写而成

《山西面食》是一套非常独特的食谱书。

独特,是因为这套书是北京汉声编辑以田野采访调查方式,跑遍山西,对山西的面食制作手法和步骤,以及其面食文化,做了细致而完整的记录,然后编辑成书。

正因为这套书中的食谱,是直接从由民间探访所得,称得上是绝对地道和原汁原味。

照着《山西面食》94种风味不同的面食食谱,做出来的面食如握溜溜、揪片子、茼蒿拔拉子、猫耳朵、菜饼、石子饼、一窝酥、一根面、酒窝面、剪刀面、抿蝌蚪……等,一定会令您和您的家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山西,是中国的面食大省,面食种类、花样繁多。汉声编辑在山西民间采访,从太原到榆次、运城、丁村、碛口、襄汾,所到之处,无「面」不餐,餐餐不重复。采访过的面食,总计超过百种,汉声从中选出适合当代都市家庭的面食,并不断重复试做,才编撰成《山西面食》这套书。仔细看,连封面的设计,也「面」味十足。

《山西面食》共分三册:《山西面食—上班快餐族》、《山西面食—绿色健康族》、《山西面食—家庭快乐族》。

每册里的食谱,皆不相同,是针对不同族群的需求而编:《山西面食—上班快餐族》中有30个食谱,属于制作起来比较简单、快速,适合上班族的食谱;《山西面食—绿色健康族》中也有30个食谱,选的是含蔬菜、杂粮的面食食谱;《山西面食—家庭快乐族》中有34个食谱,选的是适合家庭参与制作、一起享用的面食。

此外,在每一册食谱之前,都提供了关于面食的基本知织:面的筋度、面的发酵要诀、和面方法、面水比例、面的成型技法、面的制作方法,以及各种面食的调料、菜码、小料、馅料的做法等等。每一册也都附有同一篇面食专家特为本套书撰写的〈谈山西面食〉,从学理来分析山西面食的特色,可供读者在亲自下厨制作之余,领略山西面食的文化风采。另,每一册书末都附有「如何使用本书」说明页,及由拼音、成型技法、熟制方法和材枓入手的检索,供读者快速检索本套书的面食。

本套书,食谱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是实景摄影配合文字说明,有的是以漫画插图配合实景摄影,有的是以漫画造型,编出情节切入,以展示面食的制作过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看一些山西面食的名称
剔尖:
用筷子沿盘边剔面。这种面食操作别致,筋软爽口,易于消化,配上大炒肉、炸酱、荤素打卤,别具一格。
擦面:
把和好的白面按在扁眼擦子上,从擦子漏下掉入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浇头、打卤食用,这种面食易咀嚼、好消化,适于老年及牙齿不良的人食用。
揪片:
面和好后,成面片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用手一片一片揪入开水锅里(大小与手指头肚相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食用。这种面食作法简单,吃着筋滑。
河漏:
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刀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配浇头或打卤食用。
拨鱼:
把和的很软的面放在一个带把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铁制筷子或木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拨入锅内,如小鱼在水里跳跃。这种面柔软绵滑,易于消化,配上荤素浇头或打卤即可食用。
猫耳朵:
外形酷似猫的耳朵,小巧玲珑,吃起来有韧性,利口。作法是用白面、面或高粱面等和好,把面成面片。切成小方块,用拇指按推成薄片,自然卷成猫耳朵状,如果配以羊肉佐料,味道就更美了。
面栲栳栳:
用营养价值极高的面做成的,将面揉精,将小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面栲栳栳,竖立在笼中蒸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