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拿纳税人的钱补贴蒙牛伊利?


凭什么拿纳税人的钱补贴蒙牛伊利?

 

针对奶企曾收购不合格生鲜牛奶的情况,北京市农业局拟向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4家乳品企业和延庆县补贴476.73万元。市农业局畜牧处处长梅克义表示,在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后,各家奶企都不敢收购牛奶了,造成大量奶农“倒奶”。所以,市政府紧急召集奶业企业要求他们不要中断收购鲜奶。市政府为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市场,紧急出台了《北京市对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处理不合格生鲜牛奶资金补贴暂行办法》,给予这些企业收购不合格生鲜牛奶予以补贴,鼓励企业收购牛奶。(《京华时报》11月4日报道)

 

北京市农业局向蒙牛伊利等乳品企业提供补贴,理由是为了“保护奶农利益”。可是,既然是“保护奶农利益”,何不直接把钱补贴给奶农,为何偏要走一个“企业先收奶、政府再补钱”的弯路呢?如果补贴企业的钱由农业局的领导自掏腰包,或者是农业局的全体工作人员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集体为企业集资,我们无话可说;可现在花的,却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凭什么呢?你们征求过纳税人的意见了吗?

 

几家乳品企业在政府的“紧急召集”之下,不得不收购了大量的“不合格生鲜牛奶”,政府给人家一点补贴似乎合情合理。可奇怪的是,既然鲜奶不合格,为什么还要收购呢?这些不合格的鲜奶收上来又有何用?不会是又生产成不合格的奶粉卖给消费者了吧?

 

更奇怪的是,政府为什么要“紧急召集奶业企业”要求他们收购不合格鲜奶呢?不合格的东西就是不合格,是会害人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对不合格的东西放任自流——这些年我们的教训还少吗?政府为了不合格的东西大动干戈,不惜对企业(其中还有“有前科”的企业)低声下气,又是“紧急召集”、又是巨额补贴,到底在维护谁的利益呢?!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1104/02/4PSESRFB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