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情话:阮玲玉的女性悲剧


    前几天,我专门跑到离我这里不远的,位于松江老城中的仓城老街去看了看,拍了很多老房子的照片,挂在我的博客里了。对老旧的东西,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也因此,我特别喜欢看上视纪实频道的《档案》和《往事》节目。昨晚。我在昨晚的《往事》节目里,听两个现在的上海女人,一个是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刘凝,一个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淳子,谈论起了两个早期的上海女人,一个是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大明星阮玲玉,另一个是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提起了的张织云。
   听着她们的谈话,我明白了阮玲玉的真正死因,那是一种说起来似乎不太体面,但又极具女性特点的原因,是一出典型的女性悲剧。之前,有关阮玲玉之死,有两种说法更多见:第一种说法:是政治意义上的阮玲玉之死,是那个万恶的旧社会里的恶人,逼死了阮玲玉;第二种说法,是把阮玲玉之死,更多地归结为外因,那句“人言可畏”的遗言,让人们相信,阮玲玉是被社会传媒的造谣中伤和不明真相人们的流言飞语所形成的人言可畏而吓死的。这两种说法,我都觉得不是很有说服力。我对人性的研究有很多年了,人为之事,我都要找到人性上的依据,才觉得释然。而这两种说法,不能给我顺畅的说服力。被旧社会逼死之说,太空太虚;被人言可畏吓死之说,未免小题大作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一个传媒开放的年代里,又能挡得住谁人的造谣中伤呢?又有哪个公众人物,会被别人或真或假的评论就吓死了呢?
   我是带着这个疑问来听刘凝和淳子聊阮玲玉的。她们没有人云亦云地跟着这两种说法走,甚至完全没有提到阮玲玉之死中那句经典名言“人言可畏”;而是从女性看女性的角度,说出了阮玲玉的主要死因——痴爱而死。前两种说法,把阮玲玉表现得很完美,把她想象成了神女和玉女,这样既满足了人们对一位非常漂亮、非常年轻的女明星花年早逝的惋惜和可惜,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常有的一种心态:人已经死了,就不要再说对他(或她)不利的话了。然而,历史毕竟有它真实的一面,了解事实真相,比一味地同情和美化来得更理性,也会对后人、对他人,更有警示性。
   阮玲玉、张织云和梁赛珍,是三位顶级的美女,两位影后级的人物,一位歌后级的人物;然而,再光鲜的女人,也很难逃脱情魔的作法。将三位艺坛丽人串在一起的男人,是男人中的情场高手——流氓大亨和花花公子唐季珊。这个男人,有着最能打动女人的男人的所有特点:首先是富有,他是浙商出生的茶业大王,也是电影厂的股东之一;其次是魅力:人长得干净挺拔,且风流倜傥;第三是情场高手,花功特好。唐季珊太了解女人心,也太知道怎么赢得女人心了:他先是用慷慨大方和八面玲珑,让阮玲玉所在的电影摄制组的上下人等,都对他印象极好;他又用和气殷勤和小恩小惠,让阮玲玉的母亲和养女喜欢接受他;然后是对阮玲玉的投其所好和疯狂进攻,他知道阮玲玉喜欢跳舞,就早早来到舞厅里等候,并装出一副巧遇的样子,让美人有浪漫之感。这种精心地营造气氛和耐心地努力追求,加上他的富有和神气,又有几个女人能抵挡得住呢?
   唐季珊太了解女人了,他很清楚:所有女人的矜持外表,其实都是为了掩饰一颗柔弱而脆弱的心,而有意包在身上的硬壳;男人只要用魅力、财力和功力,击碎女人身上这层保护壳,女人就会变成男人手中的一个玩偶,死心塌地地跟着这个男人,再大牌的明星,也很难走出女性的这个误区。唐季珊的经验又一次应验了。之前,他已经用类似的手段,搞定了张织云,那时候的张织云和现在的阮玲玉都是23岁,那是女人最有魅力的年龄;四年以后,他玩够了张织云,故伎重施地又盯上了阮玲玉。张织云从自身的被玩弄和被抛弃的悲剧出发,想提醒阮玲玉别再上这个流氓的当了,然而,张织云忘了,都是女人,她当时的想法就是阮玲玉现在的想法。唐季珊不可能在张织云之前没搞过别的女人,阮玲玉也很清楚唐季珊和张织云曾经的柔情蜜意,但是,这两个女人有着女性共同的一个幼稚想法:认为自己很有魅力,是不可能被抛弃的,这个男人会永远爱自己的;认为别的女人被抛弃,并不是这个男人的错,而是那个女人自身的魅力不够。正是太多女人的这种想法,让唐季珊之类的情场高手,一辈子都风流快活地生活着。每一个后来的女人,都怪前面的女人没自己有魅力,等到发现自己和这个风流男人前面搞过的女人没什么实质差别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这个晚,不是身体上的晚,而是精神上的晚。唐季珊搞了张织云四年,和阮玲玉只相处了两年,就又爱上了梁赛珍。从年龄上来说,唐公子离去的时候,张织云只有27岁,而阮玲玉只有25岁,她们要想嫁其他男人,并不晚;从事业上来说,凭这两个女人当时依然青春的年龄和她们高超的演技,她们自食其力地过上富有风光的日子并不困难。也就是说,这两个女人,如果希望事业发展、需要生活享受,此时都并不晚。我说的晚,是精神上的晚,这也是很多受了情伤的女人最无奈的事情。女人被这样的情场流氓搞上手以后,那种曾经的梦幻和浪漫,那种曾有的激情和销魂,都给这些之前从未有过此类体验的女人太深的印象,太强的刺激,太刻骨铭心的感受,和太难以忘怀的记忆了!也就是说,她们的总体感受是:不管是影坛的风光,还是影迷的疯狂,曾有过的任何体验、任何感受,都无法与这情与性的超级享受所比拟!就像有人尝试了毒品的如梦如幻、如痴如醉之后,产生的飘飘欲仙和欲罢不能的心瘾一样。两个女人完全无法离开这个曾经把她们带入梦境之处和送上幸福之颠的男人了,这个时候,让她们摆脱对这个男人的心理依恋,已经太晚了!
    张织云虽然年龄不大,可心已经彻底地被这个男人揉碎了,她不再有任何对生活的激情和向往了,她也不可能再有原先的那种心气和心思了,心灰意冷的张织云走上了自暴自弃的路,最后沦落为香港街头的乞丐。比起张织云的难以自拔来,阮玲玉爱得更深,也爱得更痴。我们从阮玲玉的遗书里对唐季珊所说的这句话“要不是你那天打了我,今天又打了我,也许不会是这样的结局……”,我们可以想到,这个痴情的女人是多么地可怜,那么要面子的大明星,居然当众被一个男人打。从理智上来说,阮玲玉非常清楚唐季珊是个玩弄女性的流氓,然而,女性的悲剧意识再一次出现了:理智上的骂和恨是一回事,情感上的爱和痴则是另外一回事!不管心里怎样明白,无法摆脱的是:这个男人曾经占据了她全部的心房,这个男人走了,她的心也就完全地空了,带着这样一颗空荡荡的心,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还能有什么乐趣和幸福呢?比张织云的自暴自弃来得更毅然决然的,就是阮玲玉的一了百了了。
    如果仅仅是张织云和阮玲玉的故事,那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说道了,我还想到了很多同样痴情,也同样受到了情伤的女明星,同样的大红大紫,同样的痴爱男人,同样的爱成了悲剧。周璇爱上了绸缎庄老板的公子朱某,这个男人也是个魅力、财力和功力三全的角色,周璇也是爱得不能自拔,要死要活的;朱某骗钱骗色后弃她而去,从财产的损失来说,并不至于对周璇造成太大的打击,然而,这却给她的精神造成了永久的伤害;她没有为此自尽,并不是她的理智,而是上帝给人类设计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保住了她的肉体,她疯了,精神失常了,也就不再会感到痛苦了,不再会想到要去死了。周璇的前夫严华的妹妹,说起周璇精神失常后的情况时说:“她看到我,让我去把他(指朱某)找来”。又一个可怜的痴情女,人已经疯了,还念念不忘那个给过她超级享受的情郎呢。
    我也曾看过著名影星潘虹在江苏电视台做的一档访谈节目。潘虹和米加山离婚多年了,她至今念念不忘她的前夫,她有时会借口去看她曾经的婆婆,借此去看看她一直深爱着的前夫。她还感慨万千地在节目中说:“男人往往看不见妻子,却看到了妻子之外的所有其他的女人;女人正好相反,满世界的男人都看不到,就盯着那一个男人了”。让人听后,为我们国家这个影坛悲剧女皇的感情生活感叹不已。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痴情的了。最近,刘晓庆在上海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中,谈到了阮玲玉之死,她说:“我不会像阮玲玉那样,谈了几个恋爱就跑去自杀”。在她看来,她是决不会那么痴情的,她的精神状态也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不会被情所困的女人。然而,又有多少女人在情感上能有刘晓庆那么潇洒呢?
    我经常听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说保护妇女。其实,保护妇女并不仅仅是男女同工同酬,和在女性一些特殊的日子里,给女性一些假期那么表面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女性在无法回避的情场上不至于受到太多的伤害,我觉得才是保护女性的根本所在。对此,女孩子那过来人的母亲有责任;各级学校对女学生的教育有责任;文学艺术作品有责任;宣传和传媒有责任;社会和立法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