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美学(选):静静的万种风情/诗经-静女-止于心


爱不可以做伪。真心的赐予的即便是茅草这样的卑贱之物,它可以是爱的见证。这种微弱的爱的信号,就像宇宙天际散播来的光,它代表了永恒的生存意义。

 

 静女
  

 

【概要】男女约会,女方躲躲藏藏,男方急得发慌。女方送给男方一棵草,男方当作至宝。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01、姝(Shu):美好,《红楼梦》用作“世外仙姝”。

02、娈(Luan):相貌美。
   03、俟(Si):等待。

04、爱:薆,隐藏。

05、踟蹰:犹踯躅也心中迟疑,要走未走。汉乐府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戏剧中主人公反复往来表示其内心的焦虑。
   06、贻:赠送。

07、彤管:红色的管状茅草,也有人认为是赤管笔,或者是红色的笔筒。

08、炜(Wei):鲜亮的样子。
   09、说、怿(Yi):都是“悦”。

10、自牧:来自牧场。
   11、归:馈,赠送。
   12、荑(Ti)
茅草的嫩芽,拔出草叶,其靠近根部的部分洁白而柔嫩
   13、洵:诚然,实在。
《诗·陈风·宛丘》:“洵有情兮。” 镜花缘 “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奇珍”。

 

爱情之中可以没有诗文,但是不可以没有诗情。可以没有诗情,但是不可以没有诗心。读诗的妙境原不限于诗境,而在读者的诗心,诗心有,诗情万象尽有,诗心无,纵它是如花美眷你视它也如残花败柳。如是所言,人若有如诗般的生活,必有如诗的心,若有如诗的心,那首先要存的住美好。人有没有爱情,原来是不需要去求的,它自在你诗样的灵魂之中。或者在音乐般的空灵思想之中。

说至诗心,不得不别生旁。“诗言志”,志的甲骨文字上半是个止字(止),志者止于心耳。诗者,止于心耳。心体是个最大的判别,判别的原则就是不能违逆自我的真诚意愿的,甚至一丝一毫都不能掺假,这也是“思无邪”的意思。 思无邪本出于《诗经·鲁颂·驹》“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思无邪”中思原同“思马”中思一样是语气助词,“思无邪”就是无邪,没有邪恶之欲。女子的纯真是纯洁,心无旁骛。自喜自美自恋。男子的纯真是憨痴,忘情不做戏,全情投入。

诗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说女孩子气质美好,静是一个最常用,也是最管用的词汇。静是神气,含羞不语,或曰闲雅之意。“静”字里面有心灵体会在里面。静静的女子,看那个真情激越的男子表白,她要用心体会他的真心,真假是情的命。他就是要静静地看那个心仪的男子着急躁动。静字真是风情万种。男子之动和女子之静相得益彰。如果男为静,女为动,就没有这种风致。尊重自我情感的女子并不愿意轻易许人约会。她虽然是静静的,但是也有一个隐藏着的目的,这男子必有动她心扉的一面。静也,男女也有别。《系辞传》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男子因静而专,因专而动用广大。女子以静翕合,专为配比,因而男女交合,心气所通。女性呼吸微弱,乃涵容接纳之意。如果以象言可以想象为男女交媾。翕为内缩蕴力而合。《尔雅·释诂》曰:,合也。《说文》曰:,起也。段玉裁注云:翕从合者,鸟将起必敛翼也。辟为外展顺动而开。譬如花苞开合收缩之状。

《文言》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好女人她们很文静,因能做到至静所以品德方正。皇后(太姒)遇到文王行为有常德,自始自终,如同月亮照耀万物而使它们光彩熠熠。这是对女性品格的最好描述。至静的持守是对女性生理和心理最大限度的保护。在今天这样一个躁动浮动的年代,“静”真是美女最高的修身法宝了。诱惑多多,贪色的男子垂涎三尺,能够静静等待,从中郑重选择,是对自我最大的保护,也是为心灵创造静土。这样的女子为男子所珍重和珍爱。

[乾源1] 我想澄明的、静静的喜悦,当是女子在一生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幸福了。于清脱中沉醉,是静女一诗的韵味。

 [乾源1]《敦煌仕女图》,画中两个女子一吹管一扶莲倾听,身微露而不妖娆。体似静而又舞动之感。白粉绘出的衣袖透亮明净,给人以若仙若人的奇妙感受。内心纯洁甜美,那些酒吧、会所中的脱衣舞娘们当反照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