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商业的博弈——《媒介》杂志第十一期升民视点



 

使命与商业的博弈

 

最近国内外电视媒体圈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一个是法国总统萨科奇启动了公关电视服务改革,其中一条内容就是法国电视二台、三台、四台和五台从明年1月1日起晚上八点到次日凌晨六点之间取消广告,到2012年完全取消广告,与此相对应的包括电视集团总裁的任命,经费来源等都做出了调整,目的是强化法国电视的公共服务属性,构建一个类似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公营电视机构。另一件事情是10月11日广西电视台在北京召开了一个“使命与影响力”的研讨会,就其卫视的发展战略做了调整,黄著诚台长讲了四句话“牢记媒体使命,增强宣传实力,突显东盟特色,努力打造有国际区域性影响的传播平台”,反映了广西卫视向服务受众和政府舆论引导的战略转型。

国内电视媒体,有着官商两面的属性。国有媒体,但为生存问题而在市场上拼博广告收入而度日。因此,精品内容的生产能力弱化,播电视剧、娱乐内容,赢收视,来广告,从商业角度来讲,这是适应市场的一种做法。

然而,随着国家舆论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一些重大事件,民意以及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政府与海外的沟通,从网络上的论坛、博客而发,在报纸的评论版而盛,电视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似乎被排在老三的位置,殊不知影响力也是眼球效益啊。

新形势下,引导舆论,服务受众,这是国家和区域政府对媒体提出的要求,而且这个要求随着国家和政府实力的增强会更加明显。有的省级卫视为了广告市场,改成电视剧频道,旅游频道,娱乐频道,电视购物频道,从经营、市场的角度获得了发展,殊不知当地政府没有了在全国的影响力,而卫视辛苦从市场拼来的广告费跟当地的GDP相比较不过九牛一毛。

2007年我国广告经营增长率29年以来低于GDP增长率。2008年雪灾、地震、奥运会,还有三鹿奶粉事件、金融海啸等都对广告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很多广告无法实施。进入秋天以来,很多台包括中央台都进入了推广期,也深感明年广告形势的艰难。在这样竞争激烈、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电视媒体怎么办?广西提出了“使命与影响力”,这需要特别的勇气,很艰难。“使命”是为国家、为区域经济扛起了使命,可是经营的资源、市场空间在哪里?所以,在行使媒体使命的同时,如何做好经营,实现盈利也是大问题。

这个题解有两个概念方向可以斟酌:

其一,区域媒体的概念;媒体要立足区域经济,区域市场。中国经济的活力在区域经济,除中央级媒体外其它媒体都应该从区域角度考虑自己的发展和转型,根植于区域经济的活力,挖掘区域传播的价值,服务好当地政府引导发展的重点舆论,最重要的是重新建构区域的政治和经济的品牌和号召力。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使命。区域媒体这个概念不单纯是一个政治上的适应问题,实际上对媒体产生了巨大的经营空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西卫视的做法,把东盟的话语权放在里面,这就获得了非常巨大的经营空间。十七亿的人口,非常大的市场和人脉资源,还有大量政治资源和经济外向型的资源要进入东盟这个地域,广西电视台代表了这个区域的龙头媒体。

其二,数字化媒体的概念。媒体要数字化,要靠技术优势赢得传播的影响力,从而赢得市场。通过多种类型的新媒体获得发展的后劲资源,用数字化锻造新流程。发展多种类型的数字新媒体,数字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数字报刊,移动媒体,城市大屏幕,构建针对受众的固定家庭信息平台和移动个人信息平台,延展媒体经营的价值链,获得来自用户付费,银行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分账,企业营销赞助和新形式的广告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