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十)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十)

(《诗经美学》选 高乾源)

十、《七月》中的动植物:“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14.葽

    葽(Yao),苦菜,菊科苦苣荬属。四月苦菜花儿开,极朴素极平凡而极动人心之花。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七月》并非一个笔调平铺直叙的写来,到了第四章,物候转移骤然之间加速,然光阴转瞬中并无忙迫之意,无非是野趣萧疏之事,因此文生朴厚蕴藉之思,全篇为之生色。王安石说:“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虫鸟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把星日霜露之变和虫鸟草木之化对比在一起,从天人的合一中可以领略到美。人只有在走向昂微观和洞观中才走向自然,现代人那个通常的“俗眼”,并不能透视到自然的光谱和波段。

 

    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今人以为葽即远志,其花期在公历4~5月,果期在7~9月。“四月秀葽”之秀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之 “葽”,即苦菜。“其味苦则应夏令也。”《夏小正》,四月“秀幽”(幽、葽一声之转);《逸周书·时训》,小满之日“苦菜秀”;《礼·月令》孟夏“苦菜秀”。《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文献典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表明葽是那一时代标志时令的植物。
     少年之时,日拔草万余饲羊。故与苦菜极为熟识。爱其缤纷小花,似羽毛开裂,拔根茎而妖娆。茎中空如管,易折流出粘手的白汁,涩而苦。《楚辭·九歌》“采三秀于山閒。” 夏天梢头一簇一簇的小黄花摇曳而忽现,苦菜别有的韵致正在山间地头,若登堂入室则不能展其荣华。故谢安云:“出则为远志,入则为小草。”远志尚可自由飘扬其花,小草则甘为没落了。

    葽在《诗经》中的又一别名曰:荼;著名的画家吴冠中的别名也叫荼;《七月》还有"采荼樗薪",《绵》中有"堇茶如饴",不是说苦菜是甜的,而是说土壤肥沃,似乎从苦味中能体味到甜味儿。然苦菜“经霜后味转甜”。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苦菜"条记之。“和野菊相似,其种子附生白毛,能随风飘扬。”

    黄土高原一带菜蔬极少,苦菜至少仍是农家一道常蔬。然因其别有苦味,亦非寻常味道,若入公侯王室之家,人亦争相竟食。《礼记·内则》有“濡豚包苦实蓼”。

   秀葽之花贫而净。我有一诗赞它,《和玉洁冰清苦瓜诗》:“

四月秀葽七月瓜,

雨打风吹两黄花。

苦味洗得人心净,

  万里春风可问答。”

 

   人又是万物之中最得秀氣者。《礼·礼运》:“人者,五行之秀氣。”《周子·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今人为何不能独得苦味,得一份自然灵秀,而何必只知极奢享受,而与人的这番自然灵秀的禀赋而背离呢。易曰:“甘节”。《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因此知节而美,知“苦”而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