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给我三张票,说是在奥运会场馆水立方举行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请我去欣赏。说实在的,身在北京,只是与北京作家采访团在水立方和鸟巢建设之初去过一次,那次采访只是在外边看了看,到了展览厅看了看,没有让我们进去参观,后来开奥运会时我也没机会进去。前不久我们组织了“首届中国民族文学传媒论坛”,也组织大家前往水立方和鸟巢参观,我又因有其他事物在身没有参观成。可以说是一种遗憾吧。今天朋友的票算是给我一个机会,使我有机会走进水立方,一睹其容。
那是个周末,我
音乐会开始了,整个演出共分为“水之雅韵、水之炫舞、水之激情、水之风暴”四大主题,分别向观众展示出古典、电子乐、流行抒情和摇滚乐等四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演出利用水立方场馆的现有设备,运用大型声、光、电、视频、特效、机械装置等多种形式,采用激光、数码影像灯、水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通过水景秀、灯光秀、音乐秀的完美结合,让这台集“高科技、高雅艺术、高品质”为一身的“三高”音乐盛会成为了真正一场魔力四射的“视听奇观”。
音乐会的观众不多,演奏者们虽然显得很卖力,但与观众的呼应很少,他们的演奏缺少激情,似乎是为了演奏而演奏,整台晚会音响、灯光、效果都不错,但置身于音乐之中却没有音乐的感觉,看来我们一定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他们最后一首曲子也是《拉德斯基进行曲》,可没有观众的响应,没有出现热烈的掌声,更没有让他们返台的愿望,似乎演奏者和听众此时此刻都出于一个目的,快点结束!
一路上,我在想着这场音乐会,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呢?是太过于华丽,掩盖了音乐之美?或是我们的观众对音乐的理解力太差,缺少每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人们有激情?也许人们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来,是为了看看水立方是个什么样……
问题出在了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