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08后趋势全景另类解读之二
政治与经济是不可分离的。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我就赚点小钱,离政治远点。那我说,你在住宅小区开个小卖店,或许勉强可以,而捣弄房地产可不行。房地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产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一个产业牵涉很多的人、牵涉到很多的钱,想离政治远点都是不可能的了。象周正毅开个小饭店本来够滋润的了,可他偏偏也要到房地产领域来捣弄,不就栽了?不过在本文中,我倒是不想涉及到房地产与腐败问题,而是比较纯粹的学术思考。
同理,经济体到了一定程度,就必定想操纵政治或寻找在政治领域的代言人。因此房地产业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是政府(代表党派利益和民众利益)与资本的博弈。他们的势力消长将直接影响中国房地产08后的走势与方向。在目前,中国的资本势力还不强,也还不具备成派到操纵政治的程度,因此只是参与政治;也因此,博弈结果暂时没有悬念。作为中国地产独立观察者,许子枋认为:
在大的政治调控背景下,08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必定维稳,然后寻求新的“第一推动力”。
核心提示一:失业率要挟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保佑房企存活率
保经济增长率既是这届中央政府的面子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参见我的撰文《失业率绑架经济增长率》)。中央政府之所以要保经济增长率,并不完全是这个经济增长率是多么漂亮,多么的全球一支独秀,更重要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出口拉动型这架马车已经变成了一匹可怜的老马,坐在马车上的企业和民众,以及为这架马车服务的民众,都要中途下车,或中间下课。大量的无业人员将严重危及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必须赶造一架内需拉动型的马车,让一匹还没有完全调教好的雄马驹来担当拉车的重任。虽然,我们还不能判断这架马车会否偏离方向,甚至会否有可能将马车拉散了架,但起码目前能让一部分无业人员重新上车,这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
这么一说,我们仿佛突然恍然大悟,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原来就是政治。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增长率似乎与房地产业无关,但从正向相关来看,起码能让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至于雪上加霜,而预期对房地产业的繁荣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因此保经济增长率的对房地产业来说的间接收益就是会保持平稳发展,而不会大起大落,这是利好之一。
因为经济增长率是依靠内需拉动型这架马车,内需拉动主要是大型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这架马车所要求的技能与房地产企业从业人员的技能相同,从而成为接收房地产企业以及关联企业下岗人员的兵站,从而再次避免将房地产业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全国人民公敌!这样,就为房地产业的优胜劣汰、为房地产企业大量人员裁汰提供了置换空间。同时原来在房地产繁荣期的急剧扩容的从业人员因面临真正的失业压力,将催生人才素质的提高,进而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推高房地产业的整体水准。就像森林大火,这是森林新生繁荣的必然条件,这是利好之二。
核心提示二:廉租房平衡民意,民生观平抑房价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中国房地产业历来就不是一个纯经济的问题,住房也不是一个纯居住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民生问题!因此,如果要理解中国的房地产,就不能漠视这个问题,任志强是有意或故意漠视这个问题,因此招来骂声一片。经济适用房是中国的特别现象,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怪胎,广受诟病。因此,廉租房将大行其道,也成为满足民意的载体。
同时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具有很深的民生观意味,民生观的房地产政策将长期平抑房价。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1998年住房货币化拉动内需,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杀手锏,带来了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2008年,政府加大住房保障房投入启动“公屋时代”,这一次,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同样是为了拉动内需,但对房地产业来说,将带来08后中国房地产一个洗汰才成长、发展还稳定的新时代。(参读我的同名博文)。
核心提示三:行省新划或将成为房地产业的“救市主”
地方政府的财库是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业的缺血,让地方政府如坐针毡。这也就是地方政府愿意充当救市排头兵的内驱动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萎缩,而财政支出将继续增长,收支失衡将波及民生,这也是地方区治能否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不得不成为地方政治的核心考量点,也因此地方政府将创造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条件,让房地产业走出迷局,趋向维稳。
地方政府的这一切动作或许有效,但是我认为收效将甚微或迟缓?谁才能成为房地产业的“救市主”?
或许以前曾喧响一时的政府治理层级扁平化的呼声,有可能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力下开始实质性的启动。中央直管省,省直管县,淡化或取消地市一级的财政职能和行政职能,这是一个比较适合政令畅通的行政结构模式。因其牵涉的问题太多,层面太广,所以悬犹未决。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随着经济压力和新的政治格局的变化,这可能是行政改制的必然。
一旦行政改制,将适当增设区域行省,进而将拉开新一轮的城市化大幕,房地产才能迎来新一波的周期性的大利好,这或许才是08后房地产走入再一个高亢上行周期的“第一推动力”。重庆改设直辖市对房地产的拉动已给了我们一个局部明证。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经济魔杖下的08后中国房地产业大趋势》。特别申明,本文版权归作者许子枋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按本博客申明。平面媒体转载须要与作者或其版权顾问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