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0%的人信奉佛教。几百年来,无论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各方面,几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在泰国,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一度削发为僧,连王室和贵族也不例外。到泰国旅游,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的美名。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
泰国军人执政曾经给泰国政治抹下浓重的色彩。1932年泰国一政党领导的政变成功后,泰国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当时的少壮派军人组成临时政府,开创了泰国军人干政的先河。此后泰国经历了数届军人政府,其间虽有文人政府也是短命的。有时,泰国军人并不是直接担任内阁职位,而是在幕后操纵;更多的时候是控制少数关键职位,如总理、国防部长、内务部长等,其他专业职位仍由政治家和专家担任。以前,泰国军事政变的频率很高,平均大约每二年半发生一次军人政变。政变的成功率也较高,同菲律宾的军人政变形成鲜明对照。1992年的“五月事件”对泰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自此,泰国政治摆脱了军人专制,开启了民选文官政府执政的新时代。1992年以来,泰国一共更替了数届政府,全都是遵循民主原则选举产生的。泰国现代政治史简直就是一部军人政变史。自1932年以来的70多年间,军队在政治中的特殊作用使泰国成为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但对此次“曼谷危机”,泰国军方一直显示的是“克制”,即使今天仍表示要“站在人民一边”。就在沙马宣布曼谷进入紧急状态后,军方立即发表声明“不会对示威者动用武力”,军方高层更是表示“不会发动军事政变”。 70多年来,泰国的政治发展一直在沿循着一种历史“轮回”:军事政变——军人政权——大选——文人政权——危机——军事政变……这次,泰国军方高层一再表示“军方不干预政治”,实在让泰国内外人士将信将疑.泰国表面上是民主政权,骨子里却是军人政权。泰国军人政权的一个特点就是军人同文人的分权制。泰国有这样一个传统,军方不垄断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一切领域的权力。他们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愿意同文人政治家分享权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选择文人政治家充当政府总理,维持一个文人政府的形象。军人尽量不直接占据内阁职位,而只充当幕后操纵者——实权掌握在军事当局手中。 泰国军队有凌驾于政治之上的传统,其历史要追溯至19世纪中期,尤其是朱拉隆功国王统治时期。当时,泰国的军队开始实行现代化,实行普遍兵役制,实现了训练、军衔、职别的标准化。当时的国王把这个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暴力工具置于行政机关之上。国王和他的儿子们实际控制着国家机器。1932年泰国政体改变后,王权和军权分离,国王和王室的实际权力地位下降,而军队的威望和地位仍处于巅峰。军队的这种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优势地位很自然地使它凌驾于政治之上,军人干预政治也便成了泰国的家常便饭,以致泰国百姓已习以为常。
日本\韩国\泰国,小丑台湾的民主原来竟是经典的黑色幽默...
就国家治理而言,民主真的可行吗?中国如果也民主,我相信我们现在也许在忙着政治斗争,而不是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起码这句经典理论在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实践看来,不是永远正确的....
"民主",21世纪最大的谎言......
"民主",21世纪最成功的谎言......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