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走进“水上人家”让我们看到啥?


    洞庭湖上,有一个被称作“水上人家”的特殊群体。他们长年以船为家,在陆地上没有固定住房、没有田地,有些甚至连户籍都没有。由于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这些渔民处于“居无定所、学无所教、病无所医、老无所养、转业无门”的困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对“水上人家”十分牵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张春贤把研究解决洞庭湖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一项重点内容。11月30日,星期天,张春贤在不打招呼、不要当地陪同的情况下,乘船深入湖区,走进“水上人家”,实地了解渔民生产生活状况。(2008年12月3日红网) 

    曾被网友称为“亲民书记”张春贤不打招呼、不要陪同,深入基层一线,走访座谈,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体察民苦,解决民忧,已经不是什么新闻。11月18至19日,张春贤书记就曾采取不打招呼、随机走访的方式,赴宁乡、湘阴县农村开展民情调研。回来后,在第一时间主持召开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落实此次农村调研成果,并强调,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各级干部去落实,要在落实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落实中提高执政能力,在落实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落实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1月30日,星期前,张春贤书记再次不打招呼、不要当地陪同的情况下,乘船深入湖区,走进“水上人家”,关心渔民生活,重视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落实基层工作,再次彰显了张书记一以贯之的务实亲民的工作作风,也值得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躬身实践。 

    省委书记走进“水上人家”,让我们看到了民生为大。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民生问题推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关心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越来越成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但是,推进民生工程、开展群众工作,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必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之中,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解决群众困难,否则,“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只能是挂在嘴上、落在字上的一句空话、一纸空文。在这方面,张春贤书记为我们作出了示范。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真实可信的东西,也最容易针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制订和出台切实可行的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改善民生的方案和措施。 

    省委书记走进“水上人家”,让我们看到了落实为先。当前,无论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乃至保障和改善民生,都离不开落实,尤其是到基层一线中去落实。张春贤书记曾说过,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各级干部去落实。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多到基层去,多到群众中去,多与群众面对面。要把狠抓落实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方式。张书记的话可谓语重心长、一语中的,找到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金钥匙”。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深入基层就无法抓落实。因此,特别强调的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实地了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了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把着眼点放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上,放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上。在落实中,解决民生问题;在落实中,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张春贤书记所强调的,要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作风。领导干部不能仅仅通过文件、汇报材料来了解情况,更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群众中去察看实情。这一次洞庭湖之行,就是要深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解决渔民的困难,进一步关心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 

    省委书记走近“水上人家”,让我们看到了务实为本。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也不是不下基层,不到群众中去,但是他们往往是前呼后拥,车里来车里去,到了基层不是真正地深入到最底层,到最普通群众间,尤其是对最困难群众家中,而是浮在面上,看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典型、样板,听一些早就训练好的汇报、座谈,看似轰轰烈烈,但是基层不欢迎,群众不满意,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张春贤书记下基层却是不打招呼、不要地方陪同,而且是一竿子到底,来到普通渔民群众的船上,与大家促膝谈心,共谋发展,堪称务实之范本、亲民之榜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书记下去调研了解了社情民意后,不是为了走过场,而是将搜集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好交办和落实,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求真务实,就是要像张春贤书记一样,求的真心为民的“真”,务的是真抓实干的“实”。 

    省委书记走进“水上人家”,让我们看到了责任为重。党员干部是干什么的?毫无疑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人民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党员干部就应该无条件地在第一时间去抓好落实,这是一种应尽的责任、应担的义务,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问题不解决、不落实,党员干部应该寝食难安、食不果腹。责任无处不在,责任是一面镜子,责任重于泰山。科学发展,服务人民,匹夫有责。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都应该以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态度,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做到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要各负其责,守土有责,不能敷衍塞责,逃避责任;要责权统一,尽职尽责,不能遇到权力往里揽,遇到责任往外推;要在岗一日,尽责一天。这样做了,才称得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干部,才算得上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好公仆。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次行可以映照党员干部的品质。张春贤书记走进“水上人家”,与洞庭渔民面对面、心连心、情牵情,让我们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回归和彰扬,看到了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和本色,更看到了党之幸、民之福。



相关新闻: 

    省委书记张春贤走进“水上人家” 与洞庭渔民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