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燕、孟小冬和这个冬天的滋味——看《梅兰芳》


十三燕、孟小冬和这个冬天的滋味

看《梅兰芳》

 

 

 

昨夜趁着感冒未愈无事可做,偷摸儿去看了《梅兰芳》。

 

好多朋友还没看的吧,这里不说梅大师,说点别人。

 

十三燕

这段戏应该是本片最精彩跌宕的部分。

十三燕(老戏骨王学圻饰演)被少年梅兰芳尊称为爷爷,那是辈分,是响当当的角儿!此人曾被前清太后赐予黄马褂和皇宫御藏宝石帽子,这待遇相当于你开部黑色红旗车,前风挡上是红色“警备901”,马路上想怎么开怎么开,不想怎么开都可以怎么开!在梅兰芳少年时代,十三燕年近古稀,但雄风犹在。

我记住了他三个段子:黄马褂、改戏、斗曲。

一是老爷子每天早晨都会用心擦拭那供着御赐黄马褂,擦啊擦,擦啊擦。侍奉他的人说,要是在前朝,看到这褂子还不赶紧跪倒作揖。十三燕会厉声用略带女腔的老北京话喝道“马屁!”。马屁归马屁,那眼神中这满足,老爷子藏了一辈子都没能藏得住。

直到老爷子归天的那天上午,他也没有忘记最后擦拭一下太后的御赐宝衣。

 

梅兰芳听了朋友的建议,觉得有段老版本太沉闷要改戏。老爷子当然不乐意。理由是,咱们做优伶的被称为“下三滥”。就是让人们觉得不正经不端详,这戏一改,还不给人更多这样的说法。在二人同台演出的时候,梅艳芳来一措手不及,在犹豫间真把戏给改了。但是老爷子竟然在台子上与梅艳芳的改戏随机调整,步调一致,天衣无缝。新戏新颜新感觉,台下即刻轰动!

老爷子事后说出了通过其他渠道知道梅艳芳的改戏方案,所以有所准备。老爷子说,自己知道改了更好,自己也不是老古董,但是在他这里,绝对不能改!

 

老爷子被迫要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斗三场一绝高低。最后一场一定注定失败的情况下,场下观众被幕后指使砸场子。这边砸完场子,场内一片狼藉人去楼空,对面的梅兰芳戏台爆满。但是,十三燕还在演,虽然场下是东倒西歪的桌椅和升腾的杂雾,但十三燕的《定军山》还是演到了最后,直到配戏的全部离去。哪一刻,“他不是一个人!”衣着盛美的演员面对此冷漠场面眼神的里执着和孤傲。实在震撼!

十三燕的死描写得很唯美。

后台,一个人。

赶来的还没有去卸妆和和谢幕的梅兰芳。

老爷子留给梅兰芳“输了不丢人,怕了才丢人”这几句话和一个珍贵物件儿。

梅兰芳隔屋取回物件儿的时候,老爷子人斜卧椅子,魂已归天。

 

孟小冬

孟小冬是梅兰芳的知己。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第一次对话是孟叫梅兰芳“梅大爷”,完全按照标准音发音。梅兰芳纠正说应该叫“梅de爷”,DA爷,在北京,那是骂人的话!我偷乐,在北京那么多年没少说“你大爷的!”

应该讲,现在的章子怡今非昔比,她应该是中国女演员里面最好的了。满眼看去,影片《梅艳芳》里面全是角儿。每一个不是实力加偶像的,在本片发挥也有相当水准。但是,就这样,我依然说,章子怡是演得很棒。怎么棒,自己看。

那是一段充满遗憾的情感,最亲密的接触只瞬间的拥抱,永恒的时段确是两个人在台上《游龙戏凤》默契入神的配合演绎。正如三哥(孙红雷)讲的,梅兰芳心内多年来一直孤单。可是就是这孤单,梅兰芳的作品就从里面出来了。直到孟小冬的出现。“可是谁要是毁了这份孤单,就是毁了梅兰芳!”世界要的是梅兰芳,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男人。甚至朋友雇佣杀手暗杀孟小冬。孟小冬最初展现出天真的执着要等待“和梅兰芳在一起的每一个下午、每一个小时或者每一分钟”。权衡再三孟小冬最终离去,青梅竹马的感情和高山流水的情意烟消云散。

梅兰芳在家里(我怎嘛看眼前的都是黎明而不是梅兰芳)喝着妻子熬的汤独自潸然流泪的场景也促动了我眼腺里的含氯液体。

这样的情感,平静却疯狂,带着遗憾离开,确实众生渴望未及的。

 

2个多小时的戏,孙红雷、英达、陈红,包括日本少佐田中(我把他看做金融危机)等角色,个个虽戏份有限但是个个张力十足。一时挑不出毛病。或许很多朋友还没看,不多唠叨留点悬念。

只是黎明,出门的时候听见有人窃语演的不够出色。我也觉得差点意思,但实在不知道,谁能真正饰演梅兰芳。恐怕是张国荣在世,也会偏于浮华。。。

 

陈凯歌始终有份艺术的心,不然出不来《霸王别姬》和本片。看了这个片子其实你或许能理解当时为什么陈凯歌会骂恶搞他的胡戈不要脸云云。胡戈没有错,只不过陈凯歌定位有问题确实不该拍《无聊之极》那种片子。而胡戈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属于这个浮躁的社会,当然这种社会难以留下隽永的作品。胡戈是一块三明治。

 

今天本来答应朋友去一个论坛聊聊地产界的暖冬问题,很抱歉感冒实在去不了。可是即使去了能说什么呢?还是哪句话“现在形势比人强”。

 

我想全球都在经历一场由金融市场带来的浩劫,或是抢劫。目标就是广大的人民创造的财富价值。我想我们的中央政府不会看不到里面的端倪的,倒是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目光短浅。

我们和其他那些国家不一样,我们是有魂的。所谓暖冬,很重要的是政府要给大家信心,一条心,要执着。

看看《梅兰芳》发现我们遗失了太多。

 

这是部好片子,平静的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人物演绎,看似冗长,背后暗涌澎湃,张力强劲。对于过去、今天;对于你和我都是一些回忆和反思。

总觉得它能帮助我们多少暖暖这个冬天!

 

全片被开篇的梅兰芳的大伯在宫里被处极刑前留下的信牵引着。在我看来那封信用略带公公的腔调诉说着1件事:

不论做优伶的还是做什么,只要是做人,都会被纸做的枷锁套着。枷锁破了,命也就没了。追求的越高,纸枷锁就约薄。看看我们对这个枷锁的态度吧,那就是你的人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