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80后已经成长起来,并且日益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公司,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制定产品策略,市场策略的时候再也不能漠视80后的购买力,更不得不重视80后的思想和行为。
了解80后是市场发展的需要,80后具有哪些属性,针对这部分群体如何开展市场策略呢?
1, 打折卡比银行卡多
银行卡的意义在于证明你赚钱,打折卡的意义在于证明你玩钱,80后的生活不要结果,只要玩。
企业和商家在做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打折卡的意义。卡面的设计,折扣的设计,促销方式的设计尤为重要。不懂得重视打折卡,不懂得使用打折卡,不懂得打折卡设计的企业必然不会在80后的市场上获取最大的利益。
2, 不用皮革钱包,只用帆布钱包
皮革钱包意味着很久才换一个,意味着颜色晦暗单一,意味着钱包比里面的钱还贵,意味着不能随着心情换用。
时尚的80后对潮流的把控能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要远远的超过他们的前辈,这就要求尤其产品的受众为80后的企业的产品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至少在包装策略上要更懂得迎合这部分群体的“喜新厌旧”的特性,即首先要在外观上虏取他们的眼睛。
只有别具一格,才能脱颖而出。产品外包装的用料,质地选择,规格及其设计都要引起企业异常的重视。
3,服装店老板会发短信告诉你新货信息
80后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是最为的深刻,也一直是推动电子商务前进的最大群体。
谁还去百货公司、Mall、大卖场买衣服?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取向,自己所钟爱的服装小店。
现在,已经拥有自己薪水的80后几乎都有网上购物的经历。网上购物有先进性,但信息传达的便捷性和实效性与手机短信息比起来有其明显的滞后性。
在第一时间把商家的产品信息,优惠信息经过手机短信传达出去,对商家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长期喝一个品牌的饮料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碧悠酸奶、午后红茶、胡萝卜汁,什么都好,选准一个,一直喝下去,直到看见这款饮料就想起你。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品牌的概念在国内已经被广为传播,80后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已经被社会广为认可。只买对的,不选贵的,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一直的支持下去。市场已被细分是不争的事实,企业的市场策略要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市场进行很精准的对接。
企业在建立之初就要学会对品牌的经营,尤其要重视好对品牌的持续经营,不想做百年老店的企业是做不好,也做不长久的。
5,有一辆很少骑但很贵的单车
小轮、可折叠,Hasan、Airwalk或者大衡都行,只用于在办公室里骑,最多晚饭后在街道上骑500米去买蛋糕。
爱显摆是80后群体最有别于前辈们的特性,说白了就是虚荣心在作祟。同类产品中至少要有一种或几种,性价比虽然不是很高,也不实用的物品存在同样会吸引80后的目光,谁说奢侈是有钱人的专利?没有钱,也用不上,买来展示也未尝不可。
对于企业来说,丰富产品线,设计个别产品的高价位,也是一种市场策略。毕竟,马云说了,企业的第一要务是生存。在不违法,不扰乱市场秩序的前提下,抬高个别产品的价格,给消费者以尊贵的个人感觉,又能实现较高的利润回报,何乐而不为?
6, 至少拥有一个双肩背包
不装东西,只为了背着。
对于80后来说,很少再有为了一日三餐,不辞辛劳的状况了。他们更愿意把节假日剩余的时间用在旅游,登山,滑雪,骑马等有助益于身体的体育运动上来。
双肩包的意义在于对运动精神的传达。我们很容易发现,世界上规模大的,有责任心的企业都异常的重视对运动营销的探索。
也许你的企业还不能和更大规模的公司拼广告,拼宣传,但谁又能否认结合你的产品而找不到与体育沾边的策略出来呢?
重视运动营销吧,他会给你和你的企业带来更健硕的体魄。
7,为接到正装出席的请柬而苦恼
没有西装,即使有,也往往只挂在衣柜里占地方,最正的衣服是长袖T shirt。
80后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在法定和生理的年龄都已经成为成人的时候,自己往往还是认为自己是个孩子,哪怕80年的孩子都已经在奔三了,却在心理上一直不愿意自己已经长大。
“可爱”成为了他们经常挂在嘴边,形容自己,形容同龄人最常用的,最不忍摒弃的一个词语。
企业在进行市场策略的时候如果能适当的考虑他们正在退却的天真无邪,如果能通过一个物件让他们能保留住内心的那份割舍不掉的念想,他们除了感激涕零还能说什么呢?
在感动和感激的状态下,还有什么市场行为不能被接受呢?
8,可以没有电视机,但一定要有微波炉
电视基本不看,但微波炉除了解决吃的问题,还有神奇用途:冬天洗热水脸,湿毛巾"叮"一分钟,搞定。
80后是天才发明家,很多奇思妙想的点子已经转化成产品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80后的新发明还会继续。
而对于企业来说,善于使用新思维,善于推出多功能的,智能化的产品,给使用者以更大的创新空间,会更加的受到这个群体的拥护。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9,如果戴眼镜,一定是扁平黑框的
早就不是金丝眼镜的天下了。黑胶框眼镜不仅可以是近视,也可以是平光,甚至没有镜片只戴框。
耍酷是80后群体中的一个典型特征,但并不是说因为酷就脱离了对经典的眷恋。企业要长久的第一要务是有过强的,过硬的产品本质。脱离了产品本身,再华丽的包装,再高明的策划,再厉害的销售人员也只是附在皮上的毛。
品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10,永远对自己的发型不满意
发型不是身份,不是装饰,是娱乐。娱乐,就没有够,不满意就改,改了还是不满意。
有人说,80后最缺少的是定力,是做事情的韧性,是那份永不满足的心态。其实,80后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善变,心态善变,喜好善变,思维善变,变有什么不好?21世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企业如果能紧随着这份变化,引导着这份变化,创造着这份变化,打好变化这张牌,市场开发还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