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央行再提存款准备金率


小议央行再提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5.5%,这是2008年的第二次上调,也是2007年以来的第十二次上调。

 

一、政策目的分析

    当前形势下,央行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首先表明了央行执行从紧政策的决心,将继续加大力度收缩流动性,以控制物价上涨,应对严峻的CPI高涨问题。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是今年的CPI控制在4.8%左右,而过去的两个月CPI又持续高涨,尤其是2月份,受雪灾和春节两个因素的影响,CPI达到了12年来的新高——8.7%。因此,可以预测,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中央执行从紧政策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收缩流动性的脚步还不会停止。

 

    央行有可能已经在为加息做准备。因为,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进一步提高,利率上升压力增大,央行也可能在为加息做铺垫。在本次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货币政策工具都有调整空间,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都有上调空间,只是要充分考虑调整时机和力度。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一定是个组合拳,不会再是单纯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必定会伴随其后。因此,笔者预测在未来的两个月内,央行可能会有加息的动作,而具体的推出时间表,就需要看3、4月份经济运行的情况及外部环境而定。

 

    对于加息的时机,央行也需要考虑国际游资可能的冲击,美国降息以及中国加息预期的存在,会增加游资向中国流动,央行毕竟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能力在持续下降,对于国际游资的进入,能做的动作已经越来越小了,更需要汇率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配合执行。当然,从游资流动的目的分析,应该说游资进入中国的主要目的可能不是为了赚利差,因为在当前的资本项目管制下,游资进入中国投机赚利差的交易成本比较高,游资可能更看重的是人民币升值和我国的股市、楼市,只要用好汇率调整和外汇管制,还是能有效抑制游资的进入预期。

 

    另外,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表明了中央在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两个目标中寻找平衡点时,更注重抑制通货膨胀。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位8%,笔者认为这不难实现,而CPI控制在4.8%相对要难得多。因此,中央即使要牺牲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把CPI降下来,这是对民生要求的体谅。

 

二、政策效果分析

    1.对CPI的影响
    笔者认为,单纯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CPI的影响。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2007年初以来的11次调整,但过去的政策效果似乎并不明显。2007年虽然经历了多次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但是CPI和房价依旧持续上涨,并保持高位。笔者在《货币政策催降我国CPI未必有效》一文中曾经分析,我国CPI的快速上涨并不是因为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M0和M1并不能真实的反应我国的流动性水平,与其说M0和M1的增长影响了CPI,倒不如说是CPI影响力M0和M1。即中国老百姓原本用于养老、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定期存款资金,受CPI上涨影响,被迫拿出部分转为当前的消费和持有现金,导致了MO和M1的增长;部分企业和个人定期存款,受股市回暖的诱惑,进入股市,进而表现为M0、M1的增长。央行或许应该仔细分析和研究M0、M1和M2变化的结构和内因,这样方能更有效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笔者认为,在CPI调控方面,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本论经济调控中不应充当主角,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作为主要手段,货币政策辅助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才是合理的政策组合。具体的原因和结论笔者已经在《货币政策催降我国CPI未必有效》中有详细论述。

 

    2.对房地产和股市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银行信贷紧缩,房地产企业融资压力加大,有可能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在前三个月已经获得未来一年的资金准备的企业将占据有利条件,有能力收购中小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扩大领先优势。但是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未必能压制房价,因为信贷紧缩而引起的房地产开发资金减少,会导致开发项目减少,即市场供给减少,而在需求依旧旺盛的情况下,房价反而可能上升。可以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会面临一场洗牌,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将因为自己压力退出竞争,但在没有其他政策的影响下,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股市,股民对于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是存在差异的,在过去的11次上调,股市有上涨也有下跌,但以上涨居多。两会以来,中央政策一直没有明确的信号,市场信心持续下降,股市下跌,现在中央出台的任何一个金融政策可能是极大的挑动股民的神经,毕竟有加息预期的存在,初步预期,明天股市会跳空上涨,因为毕竟有政策,要比没有政策强。

 

    3.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当前再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压缩银行信贷,不可能避免的会直接受到冲击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将更加难以获得贷款,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个难题,获取银行贷款方面竞争不过大企业,而民间融资渠道有限而且成本高、不透明、还存在法律风险,资本市场又不向他们开放,因此,央行此次收缩冻结2000亿资金,主要还是会从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压缩。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堪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