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标准亮相


  本来一直在等待周末管理层有可能出台什么利好政策的投资者,发现了一条有点紧张的消息,证监会21日突然推出“创业板征求意见稿”。在市场信心刚刚有所恢复的时候宣布,创业板将铁定在上半年推出。但从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并不是推出创业板的好时机,对于首批上市的企业来说,也并不是融资的最佳机会。

  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设立四道“门槛”:两年净利不少于一千万元、股本不少于三千万元、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治理严格。

  对创业板首发上市办法作问题说明时称,证监会将设置专门的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创业板发审委人数将比主板发审委有所增加,由35人组成,7人一组,主要是吸收行业专家。创业板发审委员不兼任主板发审委员,此外,发行审核过程中将强化保荐人作用。

  本次“创业板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是市场各方面利益博弈的结果,比如:第四稿中涉及经科技部、发改委以及农业部认定的创业公司较低的上市标准内容几乎在最新版本中被全部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成长性确定公司或成长性不确定公司的两套标准。尚福林在两会期间表示创业板推出尚无具体时间表,融资融券正在筹备证券金融公司,股指期货推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

  从民间到学者、重要官员呼吁救市,但市场并没有等来利好。先是提高存款准备金,后是创业板的计划推出。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利空出尽。市场将反复夯实底部,市场的底部已经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