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企业应如何应对行业的洗牌?
文/刘金山
去年的“暖冬”让诸多羽绒服企业在今年的战略中处于艰难的抉择阶段,羽绒服行业的“洗牌”在行业人士眼中已经来临,正如前几年的保暖内衣之战一样,羽绒服的洗牌与企业品牌的激战也在所难免,那在接下来的以后日子里,羽绒服企业应该何去何从呢?在7月16日的波司登集团冰洁品牌召开的“07商企联谊暨新品订货会”上,中国著名营销专家、中国服装协会特邀顾问李炜先生对羽绒服在暖冬之后、洗牌年代的来临,企业的生存及战略发展做了全面的诠释,并对羽绒服行业的趋势及强势品牌的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让对羽绒服经营徘徊的几百位代理商、经销商、商场老总对07运作更是增强了信心。
一、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发展周期,羽绒服行业也不例外:
一个行业在市场中的崛起与发展终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及步骤,第一步是初显锋芒、一马当先,在一个行业刚显锋芒的时候,总有一些个人与企业一马当先,抢先一步,抓住了发展的机会,这个时候因为一个行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企业或个人付出的成本比较大;第二步是跟风而上、跑马圈地,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大家会一哄而上;第三阶段是诸侯混战、鱼龙混战,第四阶段是外因内因、大浪淘沙,有政策等的内外因,导致行业洗牌,将会将滥竽充数的企业清理出户;第五阶段一统天下、共坐江山,当行业规范以后,使行业的得以稳定发展,企业与经销商将共坐行业的江山,共享收益;第六阶段是战国N雄、争领风骚。行业到了战国年代,几大领军品牌将形成诸侯格局。
二、谁做了行业洗牌的牺牲品?
小企业与小企业的经销商及小经销商黯然出局。主要有这样几类人:A、市场投机者;B、盲目跟风者;C、资源欠缺者;D、规模无优势者;E、非专业经营者。
三、行业洗牌中的财富机会:
每一次洗牌都会导致领军品牌销量与市场份额成倍提升;
每一次的洗牌都会带来行业利润的进一步稳固与提升;
每一次洗牌都会形成新的庞大的消费群体;
每一次洗牌都会使领军企业与经销商进一步提升经营水平。
四、波司登集团的品牌与中国羽绒服行业:
2006年,中国共有6000多家羽绒服制造企业,共销售羽绒服8000万件;其中,波司登企业共销售了3800万件;经过2006年的暖冬天气,在2007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退出羽绒服行业。
从以下可以看出波司登的发展轨迹:
年份 |
1994年 |
2006年 |
中国羽绒服销售 |
200万件 |
8000万件 |
波司登企业销售 |
30万件 |
3800万件 |
波司登企业销售额 |
仅几千万 |
100多亿 |
波司登与每次的行业(暖冬)洗牌:
1994年 |
1996年 |
第一次行业洗牌 |
波司登企业销售30万件 |
波司登企业销售108万件 |
|
2000年 |
2003年 |
暖冬洗牌 |
波司登企业销售500万件 |
波司登企业销售1200万件 |
|
2003年 |
2006年 |
暖冬 |
波司登企业销售1200万件 |
波司登企业销售3800万件 |
可以看出,行业的洗牌对领军企业及品牌来说并不受影响,反而更能促进行业的发展,品牌时代将更能推动中国知名及强势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