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具备自己的职业能力——关于求职的漫谈之七


求职的过程是个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个自我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在十几年的学习阶段告一段落之后,通过求职的过程将自己的实力(也可以成为职业能力)进行清醒的自我评估与展示,是一次很好的实战锻炼和一个新的开始。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能够谋取到一份适合自己、自己又很喜欢的职业,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为了说情楚这个问题,先要清晰一下何谓职业能力?

所谓职业能力当然就是履行职业责任所必须的素养和相关技能。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这种职业能力主要应该涵盖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学习能力,这里所强调的当然不仅包括以往年轻朋友们所熟悉的书本学习能力,更主要的是向实践的学习能力。对于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而言,尽管读了十几年的书,但由于我们教育体制的局限,那些主要局限于书本的学习,距离现实岗位的要求总是很远的,必须根据职场的要求,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从而使自己能够在这样持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接近现实岗位的要求,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以市场营销的岗位为例,也许你就毕业于这个专业,但书本的知识对于你是否胜任岗位的要求,关联度其实并不大,你必须在和客户的具体接触中,逐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熟悉和掌握市场销售的具体流程,从而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这个学习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将使每个人受用终生,因此必须格外看重并不断强化才是。

第二是沟通能力,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后,要面对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要能和同事和谐相处,要让领导信任自己,要让客户接纳自己,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很大的题目,我觉得沟通能力又可细化为文字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三个方面。先说说文字能力,我觉得这是职场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你要让别人了解你少不了文字,你要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也少不了文字,你要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效获得相关人员及部门的合作当然也少不了文字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职场中的文字讲究的是实用,并非要多么华丽的文采、多么漂亮的词藻,关键是要简练、准确,把要表达的意思讲清楚。文字能力的提升我认为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关键是要多练习、多写,熟能生巧嘛;同时更要注意了解自己文字的阅读对象,如果不问对象地进行文字的写作,事实上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的。

关于语言能力,其实就是会说话,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往往具有很强的互补能力,有些沟通仅仅靠文字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而得体、生动、亲切的话语,却会有效地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双方的陌生感,从而获得对方的理解和配合。同样,语言能力的高低也并不是看你是否能够巧舌如簧,而是取决于你的真诚。圆滑的人往往是话尽管说的好听,但却会让人警惕并退避三舍,而真诚的话语才能够切实收到沟通的良好效果。

至于交往能力的强化,我认为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与人为善的态度,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如果能够做到习惯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那就一定会赢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也就必然会保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的。这其实是个要多复杂有多复杂,同时又是要多简单有多简单的问题,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以真诚待人,就必然会得到同样真诚的回报。我认为,不必把与人交往想的过于复杂了,如果总是觉得和人交往就一定要使对方有利益上的偏得,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极大贬低。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告诫我们与人交往淡泊功利,恰恰是对人的最大尊重啊。

第三是适应能力,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社会,对于一个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说来,一切都是陌生而又新鲜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承担起相应的岗位责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适者生存,强调的就是人的适应能力。有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刚刚工作就对许多事情看不惯,觉得这也落后,那也跟不上时代,总是具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显然犯了职场新人的大忌。职场中某种状况的存在总是具有某种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有些东西也许需要变化,需要创新,但首先是要在适应的基础上,了解现状的成因和背景,然后才会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探索变化的方向与思路。因此许多年轻人都渴望创新、期盼变化,而现实的选择首先却是适应,只有在适应的前提下,你才会找到创新的正确方法,你也才有实施创新的资格和可能。因此,注重强化与提升自己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年轻人的职业生涯是否有个良好开始的关键,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